第十六章 拉拢人心[第1页/共3页]
“十吊钱?每个月?”赵灿、梁铮等人都大吃一惊,这笔钱,可比他们的俸禄高多了。
“张队头,这里另有一些货币,是送给那些阵亡的军士家眷,算是昭云的一点情意,每家三十吊钱,请代为转交其家眷!”
“诸位军士兄台,承蒙各位同心合力,护送昭云一起北上,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还与胡匪交兵,添了伤亡,昭云感激不尽,又很过意不去。为此,暗里做主,从庄院的仓禀钱库内提取一些货币,赠送大伙,算是辛苦报酬,这不与家父军中犒赏抵触,美满是鄙人分外感激之情,请诸位军士承纳!”
罗昭云一招手,管家冯尧带着几位奴婢,端着几个铜盘过来,上面放着很多荷包子,已经分别好了,二十吊一个小布袋,一袋重八斤四两的模样。
“给多少啊?”有兵痞子囔囔道。
罗昭云看在眼里,神采挂着笑容,心中暗忖:糖衣炮弹谁能抵挡得了?只要拉拢民气,许给的好处充足,不愁他们不经心办事,极力效命,非论古今,人都是如许的实际!
这些随行的徒步甲士,都是幽州骠骑府的士卒,此次被罗艺遴选出来一个大队的人手来履行护送任务,遵循隋朝军制,三名干系好兵士构成一个“小队”,三个干系好的小队构成一个“中队”,五其中队在构成一个大队,这个大队一共四十五名流兵。
即便如此,他们在车骑将军罗艺身边,拿到军资报酬,也不过每个月两吊钱,当然吃穿全包,会免除他们家里的统统赋税、劳役等,现在从两吊钱变成十吊钱,等若翻了五倍,顿时都镇静起来。
此时府兵甲士们看到钱贯,心中的怨气和不平一扫而空,转而代之的镇静和贪婪之色。
队头、执旗副队头、押官等人也都暴露对劲之色,毕竟他们也获得很多,除了二十吊钱,另有银豆子,分外所得,不要白不要。
“能够,如何解缆,由你们自个儿决定吧。”罗昭云点头答复。
“寂静!”执旗副队头回身喝斥,但没有多峻厉,只是做做模样。
罗昭云让管家冯尧筹办了一些五铢钱和银豆子,要犒赏一些护行的甲士,早早打发他们回北平城,如许他也能放心在这里开启新的糊口了。
这些甲士轮着上前拿到夸奖后,目光再看往罗家公子的时候,态度较着驯良很多,这年初,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爷,拿到了实惠,每小我心中顺畅很多,感觉这小子挺会来事的,不枉这一趟护行了。
凡是五十人要装备五“幕”,也就是睡五个帐篷,十人睡一帐,这十人也叫“一火(伙)”,互称火伴。在《木兰诗》里所说的“火伴皆惊忙”就是指这类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