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炮而红[第3页/共4页]
几个门生一回想,顿时复苏,的确有可疑之处。都是因为头次看到和尚出来讲故事,就没把他们和其他的说话人当作一样的。
开甚么打趣,现在全汴梁都在传,了然禅师的斗禅才气呢,没传闻那些参请段子里,了然禅师是如何把人一一辩服的吗?
第一俗讲僧每天每地只是讲一场,只占很少一部分时候。
但是云雁回振振有词,这是为了演出结果,当时他还不信,现在看来,云雁回说对了,这岂止是演出结果大好,连带着对佛经、参禅感兴趣的人都多了。
了然扶额,“何来花灯女,知名无姓,不过话中人。”
云雁回当时就无语了,寺里的人也就罢了,为甚么外人也要觉得他是小和尚?他头都没剃啊!
瓦舍方面也非常难做,固然比来俗讲僧火,但是说话人才是大流,名角也多,根底比和尚们要深厚多了。
某日了然又在寺中讲禅,畴前来听的都是老信众,现在有的是来看名流的,有的是听了讲经对此感兴趣想要入门的,另有的……是来找茬的。
云雁回也不含混,直接把人都叫到一块,一条条给他们阐发。
这小孩说了以后,才想通这点,对啊,和尚们也是讲故事,只不过把仆人公都同一叫做一个熟谙的人名罢了,他们如何就忽视了那么多较着的疑点呢!驰名有姓就不能有假了吗?多的是说话人把故事编得比这还圆呢!
那位小师父说的也很在理,如果把和尚们当作瓦舍里的技艺人,便真只是很好的说话技能罢了。
了然立即看向一旁的云雁回,本日因与方丈约了做总结,云雁回没在瓦舍跟着。这一段了然是不晓得的,恐怕是这段时候出的新段子,固然听起来极妙,但真的只是故事罢了啊!
云雁回此时大声替了然答复:“郎君,技艺人发言讲史,你们都听得出是编的,和尚们说的那些,如何就听不出了呢?既然常去听,莫非听不出每个故事里禅师的脾气、说话气势都不太一样?那只是和尚们为了让大师更快接管,才利用了禅师的名字。禅师若真善于斗禅,还等获得本日才闻名吗?”
太门生都以为了然是在推托,“禅师,削发人不打诳语,您棒喝花灯女,大家皆知。”
即便大师都晓得了,不过了然在大师心目中的形象还是被影响了,就算内心清楚也不知不觉以为他参禅很牛叉。
半个月后,不但讲经的瓦舍是爆满的,了然在寺里开坛说禅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