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混沌的时代 第二章:五代十国(5)[第2页/共6页]
高绍基的神采冷了下来:“子坚不要执迷不悟,节度府已经收回了文告,你已不是肤施县令了,你现在不肯交印,已然形同谋反,我劝你还是识相些,不要执迷不悟为好……”
延州的流民政策已经经历了数次窜改了,后唐年间那次饥荒之前,延州几近年年领受北方的流民,这些流民当时因为延州官方对他们采纳了施助的政策,便常驻不走,如许一来垂垂在延州城北构成了一个流民大营。这些外埠流民不但带来了党项人的仇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和瘟疫。是以没过量久,延州方面就警告这些灾黎,他们必须分开延州。
高绍基想得明白,本身不管如何不能真的逼死了秦固,不然父亲那一关起首便过不去。本身这个衙内都批示使的位置虽说已经很稳妥了,但是也绝非是没有潜伏的合作者的,家里的弟弟们和族中的堂兄堂弟们大要上对本身恭恭敬敬,谁晓得背后里安的甚么心机。
想到此处,他悄悄叹了一口气:“子坚这又何必?你我相争,却让旁人看了笑话去……”
归正他是高允权的儿子,李彬就算再气愤,也只能到老爹面前去告一状,而本身大不了被老爷子叫去骂上一顿,还能如何?
只是高绍基的这个流民安设计划实在太残暴,计划中规定凡是五十岁以上十岁以下没有劳动才气的白叟和孩子都将被直接搏斗掉,也就是“填壕”,这个说法比活埋稍稍好听一点。
普通而言,草拟安民布告是文官的分内事,流民安设布告理应由文官草拟。
在廖建忠两不相帮的环境下,陈氏兄弟便成了高绍基在东城内的一张王牌。
高绍基本日来,是来寻肤施县令秦固的倒霉的。
本日高绍基俄然发难,一面命陈烨率队领受了城门防务,一面亲身带领亲兵来到东城,在陈耀的共同下俄然闯进了肤施县衙,筹办逼迫秦固在安设布告上署名用印。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即便是军阀,也没有体例真正做到上马治军上马治民。毕竟军队最善于的还是粉碎而非扶植,是以在任何一个藩镇中都不成能完整没有文官的存在,黄巢那样底子不考虑扶植和政权稳定性的流寇却又要另当别论。在这类环境下,甲士个人和文官个人的权力之争便变成了很常见的事情。这类权力斗争在任何一个稍具范围的藩镇内部都存在,只不过表示形式和狠恶程度各有分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