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不速之客[第2页/共4页]
“公事已了,深秀本日前来拜见刘大人,非为他事,倒是受了两小我的嘱托,来了结刘大民气中烦恼之事。”杨深秀不急不慌,神情泰然的说道。
都晓得这杨深秀是皇上身边的人,刘坤一固然远在江苏,对朝廷内的局势也是洞若观火,内心盼望着三言两语打发走这个杨深秀完事。他是在宦海上打磨久了的人,自是不肯意担一个和皇上身边的人暗里来往的怀疑,凭白的搅进朝局之争中。
所谓商讨,实在底子用不着刘坤必然调子,江南的官员们对李鸿章的折子都是大为气愤,这不是断大师的财路吗?李鸿章生前呈上的折子直到现在竟获得了批转。宦海上面夙来讲究一团和蔼与同声联气,李鸿章此次是实在犯了江南官员们的公愤,以刘坤一为首,江南官员筹办联名向朝廷上奏,力谏李鸿章所议不成为亦不能为,如果李鸿章还健在的话,不知对此事做何感触。
刘坤一半信半疑的望着杨深秀,心中翻江倒海却又一片茫然。一个死去的李鸿章、一个皇上,再加上这废桑兴农之事,便如这江南萧瑟的秋意,竟让他无由的感遭到一丝怅惘。莫非朝廷真的筹算废桑兴农了?
刘坤一正在办公室内,逐字逐句的考虑着秘书为本身拟就的奏折,听到下人禀报,不觉微微一愣。
游移了半响,刘坤一将手重抬了一下说道,“杨大人请讲。”
刘坤一倏然一惊,愣了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仓猝站起家来讲道:“皇上但是有旨意?”
当初关续清御笔批下李鸿章的折子一到江苏省当局,顿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宦海官方一片哗然。都城里没有桑树,以是大师都不焦急。可江南却不一样,这干系到江南成千上万养蚕人家的生存,干系到两江的赋税支出底子。
刘坤一一怔,神采固然如常,心中却已经是波澜乍起。这杨深秀口中所说的废桑兴农一事,的的确确恰是他此时心中最大的烦忧。这些天来他也经常在心中揣摩,以当年李鸿章的夺目和油滑,怎会做出如此荒唐而又不落好的事情来呢,莫非这此中还藏着甚么花样……
杨深秀摇了点头,平静自如的说道:“皇上并无旨意,大人存候坐无妨,只是下官离京时,曾和皇上密电来往,皇上特地为废桑兴农之事叮嘱了一番,让下官为大人讲解明白。”
“既是农业部的差事,去往农业厅便可,如何本日又到我这省署来啊?”刘坤一竟是毫无涓滴客气,一落座便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