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东条英机的下场[第1页/共4页]
然后又一刀旋下来另一个。
遵循端方,如果凌迟的是男犯,旋完了胸脯肉以后,接下来就应当旋去裆中之物。这处所要求三刀割尽,大小不必与别的部位的肉片大小分歧。
此次为东条英机行刑的刽子手主刀是享有“京都第一刀”佳誉的赵三槐。凌迟之刑听起来简朴,不过就是把犯人的肉一刀刀割掉,但是也最讲究刀法,因为事前有规定,说好了要割三千六百刀,多一刀少一刀都不可,特别是规定好了哪一刀要让犯人毙命,在此之前不管割了多少刀都不能令他断气。想当年,明朝寺人刘瑾被处以凌迟之刑,规定好了三千六百刀要分三天履行,第一天行刑结束以后,刘瑾回到监狱中还喝了半碗粥,直到第三天赋算断气。
赵三槐用盐水毛巾揩干罪犯被水和血净化了的身材。东条的嘴巴还在开合着,但收回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微小。
他用一块洁净的羊肚子毛巾,蘸着盐水,擦干了犯人胸上的血,让刀口如同树上的极新的砍痕。然后又在东条胸脯上切了第三刀。这片肉还是如铜钱大小,鱼鳞形状。新刀口与旧刀口边沿相接而又边界清楚,别号又叫“鱼鳞割”。第三刀下去,暴露的肉茬儿白生生的,只跳出了几个血珠子,因为凌迟最忌讳流血过量,到时候就会影响刽子手的察看,下刀无凭,必将搞得一塌胡涂。
刘光第丢下一支火签子,冲着王商和赵秉钧微微一点头,对着行刑队大喊一声:“开刀!”
偌大的一座法场上,成千上万人鸦雀无声,都摒住了呼吸,看着能够平生只能见到这一次的场面。
赵三槐将手腕一抖,小刀子银光闪动,那片扎在刀尖上的肉,便如一粒弹丸,嗖地飞起,飞到很高处,然后啪唧一声,落在了一个黑脸兵士的头上。那兵士怪叫一声,脑袋上仿佛落上了一块砖头,身材摇摆不止。遵循行里的说法,这第一片肉是谢天。
赵三槐遵循他们行当里不成文的端方,用刀尖扎住那片肉,高高地举起来,向背后的监刑官揭示,他的门徒在一旁大声报数:“第一刀!”
在隆隆炮声的覆信里,一个高亢的嗓门在喊叫:“圣旨到!”在场的统统人都刷的一声跪在地上。在宏亮的喇叭声和铿锵的鼓镲声里,一乘八人抬的青呢大轿,穿过法场边的白杨夹道,来到执刑柱前,安稳地落下,搬着下轿凳子的小兵飞跑上前,将凳子摆好,并顺手翻开了轿帘。一名富富态态的公公钻了出来。恰是大内首级寺人,皇上的近侍,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