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赚钱季[第1页/共3页]
一些贵族和贩子得知后,都想从皇室采办这类烈酒,不过都被司马衷回绝了,晋人还是喝一些粮食酒比较好,像这类跟蒸馏酒精一样蒸出来的酒,还是留给外族们享用吧。
有了新的制盐技术,大晋便有了吃不完的食盐,光是本地的几个大型盐矿盐井,就能轻松供应天下的人,但是外族们还是很缺盐,并且还不晓得大晋的制盐业有了翻天覆地的窜改,以是用晋人不如何奇怪的食盐,来调换他们成群的牛羊,的确就是暴利。
遵循商定,这些牛羊会优先供应军方,以是兵部在财务部拨款后,就采购了多量牛羊,并且吃不了的还在军区圈养起来,派一些外族仆从专门放羊,到最后乃至连猪也加在一块儿养,构成了军区专属养殖场,为军队供应了充足的肉类。
科举总考点就在洛阳,国子监内新建的一栋聚贤阁,就是为科举测验而设的考场,水泥砖头砌成的大厅,墙面刷上白灰,内里既宽广又敞亮。
新型的纺纱机和飞梭技术,大大进步了纺纱织布的效力,并且用羊毛织出来的布料,既保暖又美妙,最首要的是让人感觉非常别致,以是用麻的代价收买的羊毛,织出的布却卖到了绢的代价,并且还供不该求,一个新型的纺织厂,就让皇室赚了一大笔。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考生,让司马亮卫恒这些监考官都目瞪口呆,暗道还是天子短长,连这些作弊都能考虑到,不然光凭他们这些监考官,必定要搞砸了这大晋第一场科举,殊不知司马衷当初就是个作弊达人,他会的作弊体例,可比这些多了去了。
司马衷对考生作弊还是很体味的,以是他派来的监考员都有两把刷子,不管是藏在头发里、笔杆里还是砚台里,都会被他们一一搜出来,乃至写在裹脚布兜裆裤上的,也会被他们赶出考场。
对于这类行动,司马衷非常痛心,这些外族实在是太没有人道了,不过为体味救那些外族女子,司马衷决然决然同意了他们女人换美酒的要求,为东方的人道主义奇迹尽了一份力。
来自天下各地的考生足有千人,这对人丁基数本就未几的大晋来讲,已是不小的数量,能来的起码有些学问,在识字率不超越百分之八的大晋,这些人都算是国度的精英,只不过这些考生的身份集合在了中上层,上至顶级世家,下至式微贵族,没有一个布衣白身。
既然是测验,就少不了作弊征象,哪怕是汗青上第一次科举测验,固然之前三令五申不得夹带抄袭,可有些被家属逼着来的纨绔,还是偷偷做了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