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觉性[第1页/共3页]
……
“那为何佛老是宝相寂静?”
仿佛不止一次颠末端。
师父感喟: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那众生均已度了?你我也度了么?”
灵台宗比僧伽蓝寺更大,广场上有一座大理石雕就,三千三百三十三瓣的莲台。师父说,坐此莲台说法,般若雷音自行加持。
“这么说若你心不动了,浮云也不动的了?”
“不如此,世人怎体味佛之寂静。”
那年,朝平郡灵台宗盂兰法会,师父带我同去。若按捡我那日作生辰,我十三岁。
……
师父带我进庙门,我喜好青石阶旁的红叶――像极了四年前那朵花的色彩。
他眼睛眯成新月,仿佛很欢畅,奶娘站在一旁,也有气有力地陪笑。
脚步声靠近。
他们说,捡我时,我尚在襁褓。
师父让我上了一尊千瓣莲台,有一面色蜡黄的和尚与我论法。
湿呼呼有些温热,身边的人接连倒下,甲片“哗啦”地响,尽是血污的手臂搭在我面前,血肉翻卷,像开满此岸的往生花,残暴绯红,煞是都雅。
僧伽蓝寺造的很大,黄瓦红墙,泥塑漆金,青砖铺地,大雄宝殿中有三尊青铜大佛,摸上去冰冰冷凉的。
厥后,舅妈肚子渐鼓胀了,皮球似的,我常想手指按上去,是否也会如蚂蚁那般“嘎啦”的响。
师父敲我脑袋:
厥后师父说他修杜口禅,再不准我多问了,给我取了法号,叫“觉性”。
第三年,师父带来本《心经》,坐在凳上读与我听,我跟他念,一字一顿的:
师父每年都来看我,第二年,他抱我起来讲:
“佛是大摆脱,存于不成说之畴昔,不成知之将来。如何有七情六欲!”
哇――哇――
“为甚么几尊泥塑铜铸的死物,住的屋子比我奶娘的大很多呢?”
哇――哇――
“佛本无色无相,无我无想,空便是色,色便是空。佛显化身,是为度众生,传摆脱法。”
“天然如此。”
那张脸遮住冷月,我被一双暖和的大手抱起来。
我舅妈,也就是奶娘的嫂子,肚子垂垂痴肥了,家里那老头儿说未生下来便要取名,以定下婴孩的人魂――听游方羽士讲,之前死了几个孩子便是灵魂未安宁下来。
“你观浮云,可知其为何而动?”
……
“师父,佛亦有七情六欲么?”
奶娘脸上涂了白漆似的,咳嗽起来,我抱她腿朝她笑了笑。
他戴了一串紫黑的珠子在手腕上,有淡淡的香,我伸手把珠子扒下来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