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1页/共4页]
侄儿的要求就仿佛一盆冰水泼在杜如虎的头上,他的面前闲逛着嫂子的脸,杜如虎父兄都亡故的早,是守寡的嫂子将他拉扯大的,这个侄儿是长嫂的宗子,虽说是叔侄,但年纪也就差个十来岁,自小豪情就好的很,参军后更是在阵上救过杜如虎的命。杜如虎手中的刀狠恶的摇摆着,却砍不下去,最后杜如虎一脚将侄儿踹了个跟斗,年青的千总扑倒在地大哭起来。
杜如虎几近是被气愤的兵士们扯到粮车旁的,只见翻开的口袋里流出的并非黄灿灿的谷粒,而是已经变黑发霉的陈谷,内里还掺杂着很多谷糠和沙子,收回难闻的味道。
崇祯三年蒲月,北直隶良乡东关镇。
崇祯三年十月戊戌,延绥镇兵反于良乡,乱兵攻良乡县城不克,大掠四方,往西而去。
“罢了!“杜如虎赶快制止住亲兵头子,他已经从人裂缝里看到内里围得黑压压的人头,现在可不是甩威风的时候,他极力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沉声道:”如何回事?“
“你去一趟县城,禀告县尊我延绥镇勤王兵已经到达迅地,请其发粮。”大明延绥镇参将杜如虎说到这里,从一旁的木箱里取出一个皮郛,很有些不舍的衡量了两下,丢到案上:“如果县尊推委,你便将这些银子与他,必然要把粮食弄来!“
“哎!”看着本身的族侄远去,杜如虎叹了口气,向外走去停止例行的巡营。沿途只见兵士们三五成群在废墟上翻检,寻觅能够作为薪柴的木料,人群中不时产生小范围的殴斗,那是发明了甚么值钱的财物。城隍庙外的空位上并列开的十几口大锅里热气腾腾,但细看就会发明锅中翻滚的多是野菜,少见粮食。本来客岁十月后金雄师从河北遵化、蓟县破口,兵锋直抵北都城下。大明遵化巡抚王元雅被杀,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阵亡,辽东督师袁崇焕论罪下狱,辽东总兵祖大寿领关宁军逃回山海关。情急之下崇祯天子收回旨意要求各路督抚敏捷勤王,身为大明延绥镇游击的杜如虎受命带领一营兵(约莫千人)前去京师勤王,一起上粮饷皆缺,到了北直隶地界后环境越来越糟,所到之处多数被后金军劫掠一空,处所官员无不极力推委,宣称府库空虚,有力供应粮饷。他们已经是持续第三日没有获得补给,士卒们乃至不得不宰杀驼畜和汇集野菜充饥,杜国英方才骑走的那匹马已经是营中为数未几的几匹战马之一了。
“欠饷也就罢了,从戎的连口糜子都吃不上,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