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欠饷[第1页/共5页]
看到刘成的模样,曲端觉得对方嫌少了(倒是也没猜错),便摆了摆手,一个仆人捧了托盘上来,他揭开蒙在上面的布帛,上面拜访着一副头面(当时妇女的一整套金饰)。曲端笑道:“戋戋一副头面,赠与尊夫人,还请笑纳!”
于何看到刘成看的入迷,便低声问道:“大人,山川宏伟,其成心乎?“
“恰是!“于何笑了起来:”此地春秋时属于晋国河西之地,晋人屯兵与此地,与秦兵鏖战百余年,直至商鞅以后秦人取魏河西之地,战事方才停歇了下来,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河东进入关中的流派。“
“不敢!”刘成赶快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惊奇的看着面前这个身穿七品绿袍的瘦子,瘦子这类生物这在营养遍及不良的明末陕西但是太罕见了。当然让刘成感到惊奇的并非这个。而是对方对本身的特别礼遇,虽说刘成的官阶是要高于县令的,但大明是一个文尊武卑的天下。在文官老爷们眼里,武将们都是一群贪得无厌的鄙夫,需求时候防备,假定某个武将又廉洁又能打,那就是心胸异志的反贼,更要抓紧防备。不要说刘成只不过是个游击,就算做到参将、副总兵,被某县令关门堵在城外当贼防也没啥奇特的。像如许亲身在城门外卑词驱逐的,刘成反倒有些不风俗了。总感觉浑身高低有点不安闲。
曲端脸上暴露了惊奇的神采:“鄙人不知,还请刘大人提点一二。“
北门外。
“嗯!“李自成点了点头:”让弟兄们都筹办下,解缆之前先派几个机警的兄弟在前面探路,没过陇山之前,这里的兄弟都是种子,丧失一个都划不来!“
“也没有甚么要紧事。“刘成一边甩着鞭花,一边答道:“只是说不定接下来要在宜川呆一段时候,你在城里查查县城里有店铺、多少房屋,多少人丁,多少田亩,每年打多少粮食,另有那渡口有多少船只颠末。将士们买粮买盐都用的着呢。”
遵循重新盘点后的名册,刘成新领受的兵士一共有八百余人,这些人几近都被欠着从一年到三年不等的军饷,按每小我均匀十五两算就起码要一万两千两白银,这对于此时的刘成来讲是一个天文数字,且不说他眼下兜里没有这么大一笔现钱,就算有也不能拿出来花——掏私家腰包补大明官军的欠饷,他是嫌朝廷的乌鸦们弹劾本身的罪名还不敷多吗?
“是,大人!”于何恭谨的低下头,双目中却闪过一丝寒光。
“那就多谢刘大人了!”曲端的脸上总算是多了几分笑意,他挥了挥手,一旁的两名衙役捧着托盘上来,曲端拱了拱手,笑道:“这里是三百两银子,算是本县父老的一点意义,感激大人保境安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