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长途贸易[第4页/共5页]
听了于何这番话刘成不由哑然,在大明朝天大地大天子老子最大,连天子老子都没把祖宗的法度当回事挣私房钱,那上面的百姓商户仿佛也没有啥任务遵循禁令。毕竟在十七世纪还没有啥“群众主权”的观点,这江山就是朱家的,士大夫吃了朱家的俸禄要忠君之事,这些追逐什一之利的贩子可没有这个任务。
“大人谈笑了!”于何笑道:“您想想,若你是那些酋长,是但愿同时能够从几家买到盐,还是情愿只能从一家买到盐呢?那些商号求的是财,那些酋长买不买获得盐但是存亡存亡呀,你说哪家拗的过哪家呢?”
“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刘某多谢了!“刘成慎重其事的向于何长揖为礼,于何赶快站起家来,让开刘成:”小人当不起,当不起。“
“那便是货款!“于何抿了一口酒,又吃了一块羊肉,持续说道:“草原上那些骚鞑子倒是好说,他们的买卖都是以货易货,不消担忧压款的事。在本地就分歧了,盐货就不消说了,官家的买卖是拖不得款项的,便是茶叶、铁器、杂货这些都是必须拿呈现钱去买的,而皮货、筋角、牲口这些就分歧了,有现钱的还好,没有现钱的就要比及他们将东西卖清了才气回款,两三个月是少的,便是一年半年也不是没有,头疼的紧。”
刘成听到这里,不由得点了点头。于何方才的话将短长分解的非常明白。对于草原上的那些酋长来讲,食盐是军国之需,假定他们与大明的干系卑劣,很能够大明会命令抓紧鸿沟巡查,封闭食盐输出,当时多一条食盐输入渠道能够就是生与死之间的不同;而商号要求的是赢利,对于他们来讲封闭徐鹤城这一条新的食盐输出渠道不过是多赚少赚的题目,在这轮博弈中胜利者必定是草原上的酋长们。
“说罢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于何听了,晓得刘成所援引的乃是唐朝墨客白居易的《赠梦得》一诗的前半段,心中微微一热,赶快将本身杯中酒也一饮而尽,接答道:”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两人相互对视,不由得会心一笑。
于何此时已经有了四五分酒意,脸上已经花红花红的,说话也放松了很多:“大人,这口外贸易若说难处多得很,风沙、气候、盗匪,但最费事的只要两件事:一是钱,二还是钱!”
“于先生!“刘成又敬了对方一杯酒,笑道:”您感觉这口外贸易,最难办的是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