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第 116 章[第2页/共4页]
晋元帝见状公然龙颜大悦,在体味到王家和自进入翰林后用心研讨学术,并未同其别人一样整日里上串下跳汲汲营营,这让晋元帝对王家和的评价又高了一层,他感觉此子眼目腐败心性沉稳,不但叮咛寺人要在生辰宴会上唱读《贺大同篇》,并当着内阁大臣的面亲口赞美王家和“文采炳焕”,当即于文华殿召见王家和。
王家和从未在李修容面前说过他的劳累辛苦,但李修容又岂会不知他的景况呢!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还是一名生性多疑的君主,若不是那一名想的太多了,定国公府又如何会落得现在这般两难的地步?不过也要感激那一名的“乱点鸳鸯谱”,若非如此,她又如何觅得良缘呢!
王家和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这倒是奇了,鱼不在水里呆着反倒是在水面乱跳,难不成是想长一双翅膀飞上天不成?”
王家和只想做个循分守己的好好先生,但当他偶然中瞥见本身的门生大周朝的四皇子在水池中挣扎时,他还是不忍心置之不睬,等他将其救上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令他复苏,以后这四皇子对王家和多了几分靠近,见他勤恳向学,王家和也不藏着掖着,自是经心极力传授于他。
王家和从一开端的一无所知到后交常常会提出耳目一新的观点,这令晋元帝非常欣喜,在他看来恰是因为王家和在文华殿听很多看的多了才会有如此的长进,王家和也常常共同晋元帝的设法,偶然明显都晓得的事情却故作不知,等晋元帝点出后才做恍然大悟的模样,这让晋元帝更加得意,更加好为人师。
不久以后晋元帝擢王家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官从正五品加经筵官之衔,卖力进宫为皇子讲学,受天子传唤为其朗读奏章,晋元帝感觉王家和编录的《晋元大典》甚合情意,因而便让他重新编录大周史记,王家和接了这活,对晋元帝的目标心知肚明,不就是在编录史记时侧重夸大晋元帝的功劳嘛!对于拍马屁这一套路,王家和玩得非常溜。
晋元帝确切具有帝王威仪,手腕机谋驾轻就熟,刚即位的那几年,也不知是因为羽翼未丰或是还未被权力迷花了眼,所做决定具是为江山社稷着想,政见上虚怀纳谏,办事上公允端方,但近几年来,他为了收归权力更加的不择手腕,偏听偏信刚强己见,所做决策已有很多风险社稷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