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平定突厥】[第2页/共8页]
但当他逃到他的侄子沙钵罗的部落时,被唐军副总司令(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的军队俘获,并立即被送到长安献俘,东突厥灭亡(682年,突厥残存权势曾再度建立后突厥帝国,终究在744年亡于回纥)。大唐终究清除了这股风险边陲多年的强大权势,版图也扩大到了明天的贝加尔湖以北。原属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他10多万人投降唐朝。
629年秋,关中大歉收。李世民以为反击东突厥的机会成熟了。这年夏季,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等。带领十几万军队分道反击突厥。第二年(630年)正月,李靖进屯恶阳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出奇制胜地夜袭定襄(今山西定襄)大败突厥,颉利逃窜到碛口(在今山西临县)。
在李世民怀柔政策的感化下,突利可汗也抓紧与唐朝联络。突利起首表示情愿归附唐朝,并与颉利可汗分裂。贞观二年(628年),突利调派使者上奏李世民说,本身和颉利的既冲突已经很锋利了,要求李世民出兵攻打突厥,本身里应外合。
渭水之盟,制止了唐朝在倒霉前提下的作战,为本身稳定局势。为生长经济、积储力量博得了时候,是唐朝与突厥强弱窜改的一个首要转折点。接下来东突厥的情势将急转直下,而厚积薄发的大唐将完整肃除这个亲信大患。
如果媾和。则能保护战役大局。克敌制胜,就在此一举了!”统统都让李世民的预感和掌控当中。没过量久颉利公然派人要乞降谈,李世民承诺“再给突厥人一次机遇”。第二天,李世民和颉利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盟誓,签订了战役和谈,突厥灰溜溜地退兵了。
李世民期间是唐朝拓边最狠恶的期间,也是得胜最大的期间。贞观年间,唐朝顺次获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乃至包含对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胜利奠定了唐朝近300年的基业。唐军反击定襄、痛歼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也是唐朝汗青上拓边战役中最光辉的胜利。
《旧唐书》记录,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方才即位还没来得及改年号的李世民,就要面对一场严峻的磨练。颉利可汗想趁大唐政权交代、李世民安身未稳之际,到中原大肆劫夺一番,如果能一举灭掉大唐更好。颉利的十多万雄师南下打击泾州(今甘肃泾川),而后挺进到武功(今陕西武功),一起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