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唐朝那些事儿》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12章【大唐将帅6】[第1页/共5页]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光弼邙山败北,河阳失守。公元762年,太原、绎州(今山西新绎)两地驻军擅杀主帅,朝廷深觉得忧。

安史叛军中的马队原是唐军军队中的精锐,一贯勇不成挡,清渠之战中叛军9000马行列生长蛇之阵,两翼包抄,唐军溃败,只得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县)。郭子仪看到了两边气力上的差异,

仅从生养的频次和数量便可推断两人的豪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录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厥后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季子。

本来郭子仪主张死守潼关,避敌锋芒,然后北图范阳,唐玄宗却严辞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迎敌,潼关守军一战全军淹没,叛军直指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长安、洛阳都落入安禄山的手中。大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耐烦地做大师的思惟事情,以忠义鼓励大师,终究获得了兵士的谅解和认同。全军感奋,欣然解缆,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退了吐蕃军。

元和十四年,吐蕃犯境,李光颜被授予邠宁节度使,卖力构筑被吐蕃焚毁的盐州城,当年,吐蕃打击泾州,李光颜带领亲兵救济,部众却差点叛变,邠宁军衣食不继,每天只能吃到一勺陈米,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带领五万朔方军为其保驾护航,“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民有望焉”。

到了绛州,郭子仪按军法杀掉了王元振等数十人,军乱很快停歇,郭子仪带兵接连打了几个败仗,朝中情势窜改,他又被夺职了军权。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九路节度使奉诏讨伐安庆绪,此中郭子仪和李光弼功劳最著,唐肃宗没有指定元帅,仅由寺人鱼朝恩担负观军容宣慰措置使,卖力调和军中大员。

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军队共有十万人,但郭子仪并不急于交兵,“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

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方才安定,长安兵力空虚,吐蕃起兵二十万,攻入长安,唐朝宗逃到了陕州,作为关内副元帅的郭子仪汇集了四千多亡散兵士,白日伐鼓张旗,早晨各处火把,

安庆绪再度集结叛军15万人,在新店(今河南陕县西)与唐军鏖战。

郭子仪被唐肃宗重新启用,晋封汾阳郡王,当时郭子仪已经年满六十六岁。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