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唐将帅17】[第4页/共5页]
但是,裴行俭也看出了阿史那伏念的踌躇不决,他调派刘敬同、程务挺穷追不舍,回纥军队也同时进逼,阿史那伏念走投无路,只得抓住阿史德温傅,从巷子去处裴行俭投降。
唐高宗欣喜若狂,他没想到事情会如此轻而易举地处理,这恰是裴行俭的厚积薄发,天子亲身宴请劳苦功高的臣子,再三表达了本身的赞美,
危及唐朝在西域的霸权,边疆局势让唐高宗头痛不已,裴行俭献计献策,“波斯王新丧,送波斯王子泥涅师返国就位,必定路过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部落,到时见机行事,
裴行俭曾说,“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是位不折不扣的伯乐,长于发明人才和培养人才,他举荐过的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刘敬同、郭待封等人都是一时名将,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吐蕃赞普归天,即位的赞普年仅八岁,唐高宗成心让裴行俭打击吐蕃,裴行俭目光如矩,向唐高宗诚心进言,“吐蕃现在是论钦陵执掌军国大事,君臣敦睦,
裴行俭先派人去问候阿史那都支,表示纯属路过,接着又派人去召见阿史那都支,让对方内心惊奇不定。阿史那都支曾与李遮匐约好,到了春季一起起兵顺从大唐使者,俄然之间。裴行俭就到了面前,
裴行俭命令将士们向高岗上移营,将军们都说,兵士已经安设好,大师都很倦怠,不想再搬家了。
“你孤军深切万里之遥,兵不血刃而仇敌束手就擒,可谓文武兼资,故此同时授予文武二职,担负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他以为仇敌是在四周楚歌的环境下投降的。一旦情势对其无益,必定复叛,硬是教唆唐高宗将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六十四人斩首于市。使裴行俭之前许下的降后不杀的信誉没法兑现。
高度赞美了万里赴国难的安西兵士,他们军容严整、秋毫无犯,可谓大唐甲士的典范,五千安西兵士的领头人就是大唐名将李嗣业,这位陌刀将平生屡建奇功,
他派一名使者驱逐阿史那伏念,阿史那伏念公然带着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至此,突厥余部尽数安定。
裴行俭立马被任命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军十八万,与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合兵三十余万,进剿阿史德温傅。唐军连亘数千里,都受裴行俭的节制,史官赞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