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捅娄子】[第2页/共6页]
只是这薛道衡一点风险认识没有,底子看不出来。他看不出当明天子脾气傲岸、刚愎和极度自大。在一根筋的薛道衡眼里,那天子就是天之子,那都是圣君,天子必然会明察秋毫公允公道,作为臣子的自个做应当做的事情就ok了。
但我刚才讲的题目还在。一个就是补给。兵力太大,因为交通不便(辽河是通途)导致出了题目,产生了瘟疫(猜补给不敷馒头发霉官兵痢疾风行)。一个就是气候。大风降温,到八玄月份暴雨,大风导致大部船只被摧毁。
不过这高元可真是硬骨头啊,要不说他们是棒子呢。他就愣是没来。底子没把这杨广天子的话当回事啊。天子这是每天等月月盼,这奏是等不来高元的臣服表啊。这转过年就大业七年了。还是没有。天子不等了。
瞪着俩大眸子子望着狱门,眼巴巴等着狱吏呈现并告诉自个回家完事,这就筹办打道回府。但世事无常造物弄人,运气却给他开了个天大的打趣。
大师能做的只要一个:躲之而唯恐不及。没有落井下石那算品德高贵。天下本来很残暴,政治斗争更如此。只是他了解得够晚罢了。这位七十岁的老功臣、老墨客迟迟不肯自裁,等着天子能够重新讯断。
薛道衡该诚恳了吧?应当跟苏威同窗一样立马叩首如捣蒜然后认输服软回家种田了吧?您太藐视这位薛爷了。
大隋毕竟国力强大,高元也不敢过分。因而遣使赔罪,一句“辽东粪土臣元”让大隋天子立马消了气,挽回了些许面子,从速骑驴下坡,命令赦免罢兵。
没有突厥的助阵那我还是玩得来。薛世雄打马向前深切漠北,孤军度碛。一日一夜急行军直抵伊吾城下。伊吾城主无法,只得出城投降。
最牛的西突厥处罗可汗也成了天子身边的一名侍卫。东亚次序已经改版。大隋成了新主子。现在万邦来朝,连启民这个黑老迈都帮杨广斟酒除草。岂容高丽还在化外?
带领要搞你。那还不是一句话。机遇来了。一次朝廷议定新的律令,群情了好久也没有成果。
从以上两个例子能够看出杨广同道威胁高丽使者那不是空口白牙空穴来风,那家伙说话是很有底气掌控的。底气前面是要靠气力支撑的。
因为这诗写的太好了。这诗太长,我拣出来两句跟大师伙晒一晒。听好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