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震怒,第二章逃犯[第1页/共5页]
徐长胜是个直肠子,背后里同陈五和他们嘀咕此事,很为叶师长打抱不平。不猜想,他们的牢骚话落入别人耳中,又加油添醋地陈述了上去,说叶首志这些从四方面军过来的干部思惟庞大,动机不纯,对职务安排严峻不满。成果政治部一纸调令,将叶首志调出战役军队,先是放到军部坐了一阵子“冷板凳”,后安排到间谍营当了营长。
俄然,一阵踢踢踏踏的脚步声突破了四野的沉寂,只见从南岸的沙石路上走来了一队新四军,人数未几,只要十几小我,但个个身形健硕,装备的是清一色的驳壳枪,胸前的弹袋塞得鼓鼓的,一看便知这是军中精锐。此时,他们浑身污渍,满脸疲色,明显是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而来。
叶挺当即召来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军部秘书长李一氓,详细说了然本身的企图,由三人弥补完美,当场拟好了向中心叨教电稿。叶挺签过字,交秘密科收回。电文粗心是:
徒手走在步队中间的两小我,便是此次被抓回的两个逃兵。走在靠后一点的是军部间谍营参谋徐长胜,是叶首志的同亲兼战友,两人春秋相仿,都不到三十岁。徐长胜长得细弱,脾气直率,打起仗来不要命,是四方面军驰名的“冒死三郎”。进延安抗大学习前任红31军副团长,来新四军以后安排在间谍营当参谋,“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整天不是练习就是站岗,捞不到带兵兵戈,徐长胜内心本已不爽。又看到本身本来的师长叶首志分到二支队第四团当了个副团长,职务降了好几级。原是团长的陈五和分到干训班当上一个只能耍耍嘴皮子的教员,其他同来的红四军干部也没有遭到重用,内心更是窝火。
徐长胜和陈五和感受环境不仇家,便撺掇叶首志不辞而别,回八路兵事情,叶首志早有此意,点头应允。是以,便有了前一幕三人携枪出走的闹剧。
电报收回后,参谋处动手制定东进作战打算,只等中心复电一到便可构造实施。或许是中心忙于召开六中全会,一时得空顾及;或许是东征之事非常严峻,需求妥当研讨,还要与第三战区串连。左等右盼,十几天畴昔了,仍未见到中心复电。叶挺内心焦心,寝食难安,眼看战机在前,却又无可作为,真难啊,莫非本身这个居士,真的分歧适当新四军大庙的方丈?
十天以后。皖南青弋江干。
殊不知,徐长胜此时也打起了和叶首志一样的心机:不管如何,也要护得老叶的安然。谁叫我们是同亲加战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