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深谈[第2页/共3页]
西津河从宁国县城的中间蜿蜒流过,河两岸发展着富强的竹林,一眼望不到头。在离县城三里多路,靠近西津渡的一片竹林深处,有一座四周扎着竹篱笆的农家小院。刘贤臣变卖了南京的资产,回到宁国后便在这里买下一块地,雇了工匠建起这座房舍,还在地下修了一间密室,当作本身在宁国居住藏物之地。
叶首志望了刘贤臣一眼,刘贤臣解释了他们的来源。这一家子原是茶栈的邻居,男的姓田,别人喊他老田头,在城里靠送货挣钱养家,婆娘叫田嫂,平时帮街坊邻居补缀浆洗补助家用。前次鬼子轰炸,老田头被炸断了胳膊,治伤养伤花光了家里的钱不说,还欠人一屁股债。实在没法,只好卖女还债,母女俩捧首痛哭,拉扯不开。刘贤臣心中不忍,便叫来借主,又叫来县里管事的,将老田头的旧屋作价抵了债,收留他们一家照看宅院,摒挡家务。老田头伉俪俩感激涕零,经心奉侍。刘贤臣至今尚未结婚,家中无人摒挡,如许一来倒也非常的放心。老田头养有一个女儿,生在夏季,就叫冬妹子,本年十五岁,长得脸孔清秀,模糊透出山里女娃特有的机灵精干的劲儿。
叶首志正想得出神,杨少良出去回报环境。这些伢子有七八个,都是十四五岁,是跟家人从广德、郎溪跑反过来的,现在川资用光了,就把半大的女伢子卖了,男伢子没人要,就让他们自寻活路。叶首志听后,当即叫来汪施才,把环境一说,汪施才很干脆说:如许吧,这些苦孩子就算是特委收养的,交给你们带走,培养好了都是有效之才。叶首志点头同意,叮咛杨少良带上钱跟汪施才去办这件事。
1938年中秋节的前几天,刘贤臣拿到了黄县长签订的委任状,限定七日内到任。遵循省府规定,州里长应由地点州里保长推举数名流选,呈送县长挑选委任。因为是战时,便统统从简,由县长大笔一挥,直接委任,报省府备案了事。刘贤臣与叶首志商定中秋前赶到葛顺上任。刘贤臣出去约几个商家洽商买卖,趁便探听一下葛顺乡的环境。叶首志安排徐长胜等人去县城采办十匹骡马和鞍辔,安排铁犁头父子到贩子上购齐铁匠家什,以免到了葛顺有钱也买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