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终南捷径 中 02[第4页/共5页]
苏轼听到这话,几近气死,正要回嘴,天子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说,便定叶祖洽第一,赐进士落第。”转又问道:“唐棣、李敦敏、柴贵友、柴贵谊安在?”
叶祖洽在策论中大谈“祖宗多因循轻易之政,陛下即位,革而新之”之类的马屁话,吕惠卿非常赏识,排在第一名,其他如唐棣、李敦敏、柴贵谊、柴贵友、*凤这些在策论中都多多极少说了变法或新法的好话的人,则一概选在最前面。另一个旧党的考官则毫不客气的把这些人全数放到最前面。两小我的名单全部的就是一个倒置的。固然殿试的名单由李大临和苏轼拟好,以上官均第一,叶祖洽第二,大家的位置都有变动。但是在天子听宰相陈升之劈面读了叶祖洽的策论以后,公然如吕惠卿所料,仍然把叶祖洽点了状元。
自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以来,反对之声不断于耳,客岁王安石便用“征诛”之术,把一批敢为仗马之鸣的官员给贬出朝廷了,没想到没几天,这反对的声音又来了,看模样不把御史台给节制住,始终是不可的。王安石暗自想道。如许一批一批御史的贬,好说不好听呀。不过御史的任命权,始终在天子手中……想到这些烦心的事情,王安石已经没有甚么时候去想石越了。
唐棣等四人对望了一眼,万想不到天子开口就问这个,因四人一贯以唐棣为首,便由唐棣上前答道:“回禀陛下,臣等具名罢了,真正的著者实为石越一人。臣等不敢贪功。”
王安石没出处的感到一阵的不痛快,不过司马光固然和本身政见分歧,贰内心还是晓得本身这个老友是挺有知人之明的,既然连老友也保举这个石越,本身本意也是想保举的,那也没需求反对吧。只是他高傲的本性让他耻居人后,当下淡淡说道:“臣无贰言。”不过袖子里那份表章,他已经决定扔到渣滓堆里去了。
李敦敏答对最是机灵的,便由他把前事一一申明,未几时便把事情说得一清二楚。天子与王安石等人固然吃惊,却也不能不信,殿中的士子们虽不敢交头接耳,但是内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