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中 2[第2页/共6页]
这个唐坰本是以父荫得官,上书言事受天子赏识,又主张倔强政策推行青苗法,很受王安石的赏识,保举给天子,赐同进士出身,为崇文殿校书,是新党中的青年才俊,少年得志,做事最是慷慨狠恶的。只听他声色俱厉的说道:“若依石越所言,则朝廷威望尽失,青苗法名虽不废,实在则废矣。青苗法不能获得很好的实施,朝廷合法诛一二贰言者,岂可鼓励贰言者反对新法?”
李丁文起家微浅笑道:“尚书省赐宴,现在不该当就结束了,石公子莫非是偷着跑返来了吗?”
李丁文提示道:“此时本身立旗号,如果变法,则会引发旧党的反对与进犯,若稳定法,有王安石在,实在难有甚么成绩可言。公子还要三思。”
石越见他这副模样,也用心淡淡的说道:“却不知大宋海内有何弊政,对外又如何驱除劲敌?天下局势,还请李兄为鄙人言之。”
赵顼也是怔了一怔,不晓得他要说甚么,便说道:“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石越怀着满腹苦衷往家里赶,刚下了马车,就听石安来报:“公子,有一个姓李的客人来拜访,必然要等你返来,小的请他在客堂等待。”一边说一边递上一张名帖。
“不错。”李丁文斩钉截铁的答复,眼神俄然间变得精光四溢。
“这个石越,实非易予之辈。”王安石蹙眉说道。
天子实在也恰是难堪之际,范镇一贯申明极佳,天子对他非常优容,刘庠素有直名,他天然不肯意等闲贬斥他。但是如果不措置他们,将来新法推行起来,未免千难万难。正没主张的时候,听到王安石问石越,内心不由一动,也问道:“石卿,你有何定见?”
石越看着李丁文笑谈之间,把就王安石如许了不起的人物当冤大头给计算了,真是佩服之至。目光看到他嘴角的笑容时,算是再一次深切的体味了“奸笑”的含义。
石越看着天子点了点头,又持续说道:“古时有瞽者摸象,摸大象之腿者,觉得大象类柱子;摸大象之身者,觉得大象类城墙;摸大象之鼻者,觉得大象类蛇。古人之言新法,恰是瞽者摸象。是以以臣之见,则陛下既不成以因为某大臣言青苗法不便,便仓促拔除青苗法;亦不成以因某大臣言青苗法善,便加罪反对青苗法之人。青苗法虽是王丞相所倡,亦当作如此想,不然的话,臣恐怕唐朝党争殷鉴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