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天宋武功》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五代宋初汴梁皇宫格局 摘抄 ,供参考[第2页/共5页]

后苑东门曰宁阳,即宣和门,明道元年改。苑内有崇圣殿、太清楼,其西又有宜圣、化成、即玉宸殿,明道元年改。金华、西凉、清心等殿,翔鸾、仪凤二阁,华景、翠芳、瑶津三亭。

东西有门曰左、右昭庆。观文殿西门曰延真,其东真君殿曰积庆,前建感真阁。又有龙图阁,下有资政、崇和、宣德、述古殿。天章中间有群玉、蕊珠二殿,后有宝文阁,即寿昌阁,庆历元年改。

福宁殿即延庆,明道元年改。

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东二门:北曰望春,宋初名和政。南曰丽景。南面三门:中曰朱雀,东曰保康,大中祥符五年景立。西曰崇明。西二门:南曰宜秋,北曰阊阖。北三门:中曰景龙,东曰安远,西曰天波。以上宋初仍梁、晋旧名,至承平兴国四年改今名。

五代宋初汴梁皇宫格式(摘抄)

正南门内正殿曰大庆,东、西门曰左、右太和,宋初曰日华、月华,大中祥符八年改今名。

东华门内一门曰左承天祥符乾德六年赐名,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天书降其上,诏加“祥符”二字而增茸之。

延福宫有穆清殿,延庆殿北有柔仪殿,初有殿知名,章献太后名曰崇徽,明道元年改宝慈,景祐二年改今名。崇徽殿北有钦明殿。旧名天和,明道元年窜改文,又改清居,治平三年改今名。

庆神运石”,是年,初得燕地故也。勔缘此授节度使。大略群阉兴筑不肯已。徽宗晚岁,患苑囿之众,国力不能支,数有讨厌语,由是得稍止。及金人再至,围城日久,钦宗命取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汴河,听其所之。拆屋为新,凿石为炮,伐竹为笓篱。又取大鹿数百千头杀之,以啖卫士云。

玉华殿,在后苑。基春殿,熙宁七年建,在玉华殿后。睿思殿,八年建。

崇庆、隆祐二宫,元祐元年建。睿成宫,神宗所居东宫,绍圣二年赐名。

北有紫宸殿旧名崇德,明道元年改,视朝之前殿也。

延春阁。旧名万春,宝元元年改。

慈寿殿,皇太后所居,治平元年赐名。

凿圆池为海,跨海为二亭,架石梁以升山,亭曰飞华,横度之四百尺有奇,纵数之二百六十有七尺。又疏泉为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堤中作梁以通湖,梁之上又为茅亭、鹤庄、鹿砦、孔翠诸栅,蹄尾动数千,嘉花名木,类聚辨别,幽胜仿佛天生,西抵丽泽,不类尘境。初,蔡京命童贯、杨戬、贾详、蓝从熙、多么分任宫役,五人者因各为轨制,不务因循,故号“延福五位”。东西配大内,南北稍劣。其东直景龙门,西抵天波门,宫东西二横门,皆视禁门法,所谓晨晖、丽泽者也,而晨晖门出入最多。厥后又跨旧城构筑,号“延福第六位”。跨城以外浚壕,深者水三尺,东景龙门桥,西天波门桥,二桥之下叠石为固,引舟相通,而桥上人物外自通行不觉也,名曰景龙江。厥后又辟之,东过景龙门至封丘门。景龙江北有龙德宫。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