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师团具体编制[第5页/共6页]
后还编了一些戒备师团,昭和19年今后又编了几个岛屿防备、沿岸装备师团,以及所谓的挽驮混成师团,昭和20年的时候还编了一批叫做起动打击师团别的,日军每个师团另有本身的代号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体例做了最后一次调剂、大抵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成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抵例。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军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体例大抵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要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独一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以后、因为疆场的扩大与战役耗损,日军越来越多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是以、日军停止了体例上的调剂,将三单位制师团的后勤军队予以弥补,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成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体例仅限于一线军队,守备军队仍为原体例。别的又开端将四单位制师团改成三单位制。
4.大队: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体例的大队包含: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归并到联队里。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要3个);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抢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要8挺);一个55人的炮排(1个10人的排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设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军队装备一个122人的炮连(包含一个27人的弹药排,两个31人的炮排各设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连中,极荣幸的一些能够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军队,能够编成4个24人的设备2挺反坦克枪的排,这类环境下,弹药排要扩大为39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要大队或中队体例,约11000人。因为矫捷矫捷,首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按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