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青花巨蟒[第1页/共4页]
樊义调集众弟子道:“此山虽不甚大,但欲从这灌木丛生的草木当中寻得那一株玄参,也无疑大海捞针,不如大师分头行事,细心搜索,非论有无所获,三今后都在山下南边的‘祈雨庙’汇合,山上崎岖不平,蛇虫浩繁,如有不测便放出龙鳞火,也好相互照顾,不知如答应好?”世人都道可行,因而每两人一组,各自上山。
那杜刚寻参心切,见西边山上雾气充盈,执意要从西上山,樊义也不管他,由他去了。樊瑾天然跟樊义一起,父子两待世人都已散开,自取一条无人小径,也向山上蜿蜒行去。
那主峰两侧的山凹处,便是吴士奇指的玄参之地。只是这笔架山,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虽不是参天巨峰,却也横贯东西逾十里。高近千尺。山上草木翠绿富强,蓊蓊郁郁。樊义一行走到山脚,天已大亮。
这‘苍松决’乃是铁剑门独门内功苍松劲的口诀心法,由一尘真人所创,当时一尘真人兵败蕲水,又逢夏季冰寒,粮草完善,部下兵士,十去其八。心灰意冷间,忽见皑皑白雪中一株苍松傲立雪间,不惧风寒,不惧雪欺,以一身傲骨对抗六合。一尘真人忽有所感,长啸三声,遂创出苍松决,而后转战天下,以苍松劲阵前杀敌,大小数百战,战无不堪。今后苍松劲名动四方。
樊义见天快黑,便对樊瑾道:“本日只怕是白忙活了,幸亏另有两日工夫,先找个处所安息一晚,明日再寻不迟。”樊瑾道:“不知杜师叔和众师兄他们可有收成?只怕也和我们一样,如果杜师叔先找到了,回山后可又要在吴师叔面前夸耀好几天呢。我可不想让这等好处让他占去。”樊义心想:我又何尝不想先找到拿个首功。嘴上却说道:“先歇息一晚,养好精力再说,谁先找到都不必然呐。这事可急不来。”两人边说边找个背风处,然后四周找来枯枝树木,搭成木架,拿出干粮水袋,筹办早晨姑息对于一宿。
人参乃百草之王,《神农本草经》上记录曰: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力,定灵魂,止惊慌,除邪气,明目,高兴益智。久服可轻身延年。只是多生于东北,善于大川山泽之间。为何现在樊义诸人却于东南山上找寻?本来这玄参却又是个例外了,何况是千年玄参。
月梢西斜,子时已过,樊瑾行功一周,缓缓展开眼来,吐出一口浊气,正想起家活动动手脚筋骨,俄然间发明本身四周在一刹时变的极静,除了那堆未烧过梗的余烬偶尔收回‘毕啵’一声响外,四周一点声音也无,连刚才还在吱吱叫着的蟋蟀也没了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