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祖辈往事(1)[第2页/共3页]
但是日本话太啰嗦,爷爷说用日语从一数到十所花的时候都够用汉语说三十个数字了。小镇的奴化教诲推行了一段时候后就搞不下去了。阿谁整天跟在日本人屁股前面转的狗主子(鬼子翻译官)逢人就讲,太君说咧,中国文明大大的好!
奶奶说,鬼子惊骇过河,又不会泅水,一旦让大水卷跑,鲜有活命者。我表示有点思疑,日本是一个岛国,四周环海,捕捞业那么发财,在海边长大的人如何能够不会泅水呢?可究竟胜于雄辩,一个小队的鬼子根基上都溺水而亡了,幸运活下来的几个鬼子也被中国军民俘虏,临时关押在镇公所的堆栈里。
村里的孩子都被迫学过一段时候的日本话。鬼子小队长姓犬养,身材短粗,长着一双罗圈腿,鼻孔下蓄着小方块胡(即卫生胡,把胡子刮得只剩这么一点既便利卫生又不失男性雄风,同时也是日本军品德级的标记,代表冷血、忠义。出身崇高的军人普通蓄八字仁丹胡,出身贫贱的军人则多数留方块胡),鼻梁上架一副圆形镜片的眼镜。村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犬养武大郎”。
我爷爷不好好读书,老是逃课,我奶奶就每天早上煮俩鸡蛋哄着他去上学。唉,婚后的糊口……该如何说呢!
犬养君每次去村民家里“串门”,口袋里都装着糖果。他哄孩子很有一套手腕,他让那些小厮、闺女(Q州方言里管男孩叫小厮,管女孩叫闺女)站成一排,用手抚摩着他们的头说,谁的日语讲得好,就给他(她)糖果吃。
村里尚未出阁的大闺女谁也不敢上街。一到夜幕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插好门栓,拿一根又粗又长的圆木头把大门从内里顶死。奶奶说,鬼子老是用枪托砸门,大门健壮的人家,鬼子砸不开就会主动拜别;如果谁家的大门不健壮被砸开了,那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奸滑奸刁的鬼子偶然候会搞俄然攻击。奶奶记得有户人家情急之下让闺女躲到了炕头的大木柜里,上面又压了好几床被褥。那次鬼子折腾了好久才走,等翻开柜子一看,那闺女已经严峻缺氧,昏死畴昔了。
因为有这段出洋的经历,我曾祖父是乡里少有的见多识广之人。他生得高大魁伟,勇武过人,爱打抱不平,做起事来雷厉流行,并且不畏刁悍,一身正气,在乡民气中享有很高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