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驸马都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取解[第1页/共3页]

家状上要写上姓名、乡贯、春秋、三代等内容,这些张守早有筹办。然后还要说明“举数”,就是写上本人已经插手了几次解试。除了家状另有“保状”,即应举的士子们每三人相互做保,证明同保人并非冒名顶替、操行没出缺点等等,如有人犯规,同保的人也要遭到必然连累。保状管家直接就帮张守弄好了,熟门熟路的很。

到最后连溶月都来劝了,“听闻郎君不肯应这一科的州试?朝为农家郎,暮登天子堂,男儿这平生可就希冀着科举呢。郎君,听姐姐一句劝,去招考吧!”

然后孙胳膊就来接力了,“大官人,如何听叔父讲你不肯招考?放心去便是,俺这里有门路。晓得那王监司不?常常来俺这里看把戏,跟俺熟的很。大官人放心去考,俺去王监司那边,与他个百十贯的,定让大官人拿个上等的名次!”

有了家状保状还不算,还得去政审和体检。宋朝解试,“曾犯刑责及素无去处之人”不得应举,仍在为亲长服丧者不得应举,身材有“痴哑”、“二肢废”、“侏儒”等“废疾”、“两耳聋”等“笃疾”者,不得应举……

好不轻易忙完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临走前张守提示管家,“家状和保状最好重新钞缮啊,不然跟我考卷上字体不一样就完了。”谨慎驶得万年船啊!

溶月掩嘴轻笑,“好!若郎君过体味试,姐姐就给郎君做三脆羹,便是连做三日也成的。”

………………………………

得知张守要插手这一科的取解试后,百口都进入了一种奇特的状况。小妹之前最喜好缠着张守,为的是找哥哥讨上几文钱买零嘴,现在却根基看不到人了,就像俄然从张守的糊口中消逝了一样。婶娘之前老喜好拉着张守絮干脆叨的说点家长里短,现在就算真有话要跟张守讲,也根基三两个字内处理,干脆的很,唯恐迟误了张守的时候……

………………………………

报名取解试的手续称“取解”或者“请解”。为了取解,需求向州县递交本身的“家状”。张守直接在府城的提举学事司递家状就成,几步路就到,费事的很。宋朝州府是同一级的行政区划,只不过有些首要的州会升格成府,比如开封府、河南府、杭州府之类的。

三脆羹就是牛羊脆骨,外加竹笋熬制的羹汤,是这时候的一道名菜。

男人汉大丈夫的,既然承诺了溶月,张守也不筹算忏悔。但是就这么去考,考个倒数第一也太丢人了吧!张守想起孙胳膊的话来,既然他熟谙王监司,那就去看看能不能找点门路吧,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