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皇家银行[第2页/共3页]
时隔近一个月,朝廷发行的官铸银币仍然兑换得热火朝天,每日都供不该求。幸亏是限量兑换,不然铸币再快也不敷这些人换的。
如许一来,哪怕兑得再多,皇家银行也算是有钱赚的。而兑钱高潮还在持续,皆因银币与铜币的数量不对等,银贵而铜贱,以是哪怕皇家银行加高百分之三的兑换比例,前来兑换的人还是络绎不断。
而在市道上,一个银币足能兑换九百个铜钱。因为限量兑换的原因,再加上银价本身的代价,大顺朝新铸的银币又分量实足,才构成了居高不下的币值。
前面的人让开一条道,陆承启才算挤出人群。看着这些为银币猖獗的人,他感觉有些不成思议,就仿佛民国期间提着一麻袋钱换银元的场景普通。
明末崇祯虽有弘愿,却才疏浅薄。经心国事,明朝还是亡了。究根结底,还是他不明白本身统治的这个国度到底那里呈现了题目。锦衣卫等厂卫都不能给他供应信息,他只能听底下大臣的忽悠,大臣们忽悠完天子,就连本身都被忽悠得信赖了。以是崇祯把能管理国度,能兵戈的大臣都杀掉了,大明便亡了。熊廷弼、孙元化、薛国观等,都是有些本事的大臣,崇祯都把他们干掉了。崇祯又非常高傲,国事战事一把揽,识人不明,用人不当,错了的话都是臣子的错,他这个天子没有错。他下过的罪己诏,有哪一次真正检验过本身?
而奇特的征象则是,市道上畅通的银币未几,本来长安城、江宁府、江陵府、松江府、兴元府、应天府等钱荒之处,却古迹般地处理了钱荒的老迈难题目。
实在前来列队这些人,都是大户人家的仆人,对于这个征象,皇家银行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凭着户籍,皇家银行就会给你兑钱,每人每日仅能兑换三枚银币。
皇家银行向来不会做亏蚀的事情,兑换的比例也是一日三变。有些人自皇家银行开门前便开端列队,却被奉告兑换比例又换了,他们忧?没带够铜钱,只能兑换两枚,烦恼地分开了柜台。
当然,皇家银行作为一个营利性的银行,不成能做亏蚀买卖的。打个比方,若明天市道上约八百五十文兑换一贯钱,那么皇家银行要加收百分之三,也就是提及码要八百七十五文钱才气兑换一个银币。
是以,这些仆人都学精了,都足足带够十几贯钱来,把本身都累得够呛,就为了能普通换到三枚银币。别看一枚铜币不重,如果足兑一贯千文,十余贯钱也是沉甸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