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制定俸禄[第3页/共3页]
小寺人回道:“招认不讳。”
而这时,前面传来内侍的鸭公嗓:“皇后驾到!”
……
周芷若本来还放心不下,但瞥见陆承启信心百倍的模样,也就将信将疑。她说道:“皇上有分寸便好,臣妾也未几说了。”
杨泓红了眼睛:“不,爹,我们另有机遇的,你忘了吗,你另有门生,那些朝中官员,有哪一个不是你亲手汲引的?”
杨泓惶恐地说道:“如何会如许,如何会如许……”
家奴吃了一惊,不敢多说,赶紧让杨太师进了肩舆,正待起步,俄然前面传来一个讽刺的声音:“我道是谁如此威风,本来是杨太师啊。”
“哦,就是阿谁自认教诲无方,乞骸骨告老回籍的杨太师吗?先前好大的威风啊!”
杨太师闻言,好似被激愤了一样,吼怒道:“老夫如何样,岂是你这家奴能问的?快走,快走,再问,谨慎你的脑袋!”
陆承启一怔,他倒是没想过这个,但以他宇内唯我独尊的脾气,又岂会被一群文官摆布?当即嘲笑道:“那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嘴短长,还是朕的刀子短长!”
说干就干,陆承启放开一张宣纸,开端研讨内阁制的可行性。当然,另有他早就想好的高薪养廉政策。实在,大顺朝的官员俸禄实在不低。哪怕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一月的俸禄都有五贯钱,禄栗两石。正俸以外,另有各种补助,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乃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炊事费等,数量皆相称可观。林林总总下来,一个月的俸禄几近十贯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