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终于召见[第2页/共3页]
陆承启细心地听着耶律良半文半白的汉话,并没有甚么过激的反应。这是做人最根基的规矩,不管认不承认儿家的定见,先听人家把话说完。
耶律良阿谁气恼啊,但是没体例,谁叫他占不住大义,是他先挑动事端?吃了一个哑巴亏,他也只能忍气吞声,心中暗恨罢了。
到了第三日,陆承启总算记起了他们,派了小黄门前来宣旨,召见辽国大使,商讨两国交际事件。耶律良得了圣旨,转头一看本身原先人数颇多的使团,欲哭无泪。对这些还是卧床不起的契丹人,耶律良只能认了,带上两个副使,跟着小黄门,先在都亭北驿内里学习了一天礼节,翌日才跟着小黄门从宣德门进入大顺朝的皇宫当中。
本来第一眼看到红墙绿瓦的陆承启,也有些不风俗。后代风俗了在电视上看到的红墙黄瓦的紫禁城,陆承启还真的就想不到,这合座绿的屋子,就是大顺朝的皇宫。
当然,耶律良带着任务而来,岂能就如许善罢甘休。酬酢过后,耶律良正式说了然此次前来的目标,那就是迎回耶律涅鲁古在内的二十余名契丹初级将领。
陆承启活用《墨子》非攻篇中的论点,斥责辽国为小偷、强盗,时不时便犯境打草谷,把耶律良方才说的话,完整辩驳了一次,耶律良一时候没回过神来,犹自揣摩着陆承启话。
对比辽国上京,耶律良自感觉上京的皇宫非常寒伧。哪怕是大顺皇宫不大,也不是辽国上京皇宫能对比的。大顺最短长的工匠堆积,用时十余年,补葺五六次的皇宫,又岂是一方才踏入农耕社会的辽国能比的?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正五品官员,这个位置不晓得有多少人垂涎。天子跟前,能获得最多的动静,最为靠近天子,额,当然除寺人以外。最首要一点,就是获得天子的正视,今后官途一片平坦,平步青云那是最根基的,前程不成限量。
待得耶律良把来意说清楚以后,陆承启才缓缓地开口说道:“朕尝闻,如有人入别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今至大为攻伐我国,辽国所做之事,与窃人桃李、犬豕鸡豚、牛马者何异?”
耶律良作为辽国少有学习汉文明的人,对于墨家的书,还是看过的。《非攻篇》他也熟谙,只是临到头了,不晓得如何辩驳,是以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