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君臣探讨[第1页/共3页]
陆承启比划了很久,才转过身来,看到了惊奇不定的徐崇光,笑道:“徐卿甚么时候来的,如何也不叫一声?来人,给徐卿赐坐。”
徐崇光闻言,心中大喜过望,这但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正逢打盹,就有人送来枕头,徐崇光不晓得有多么镇静。但大要却说道:“老臣为国荐才,全忘我心。用与不消,皆在陛下。”
一刹时,徐崇光的脑袋里转了千百个动机,末端才谨慎地回到道:“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
说到这,陆承启也有点心疼,这个位置,他本来是给唐勋筹办的。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为了能剿除匪患,还是只能忍痛脱手了。
徐崇光正色道:“都水监韩公廉,为人朴重,精通稼穑,很有政绩,可为工部尚书。”陆承启一愣,这都水监不过六品官,一下子跳到二品官,这也太匪夷所思了。这毫不可,陆承启赶紧摇了点头,说道:“不成,不成!”
陆承启想了想,取了个折中的体例:“只派出五万禁军,徐卿以为如何?”
陆承启天然是不信赖如许的说辞的,但他也不戳穿。徐崇光的眼神闪动,这清楚就是另一个杨道奇嘛!陆承启不由不在心中感慨道:“权力不愧是蚀骨毒酒,连徐崇光也难逃这个定律啊!”这一来陆承启更是谨慎,不能让徐崇光把握更大的权力了。不然的话,明朝中前期那种格式又会再现,官员互轧,攻讦不竭,为了首辅之位不择手腕打倒在任首辅。如许的做法,实在又何尝不是在内哄明朝的精血?
徐崇光大为不解:“莫非海边出了甚么乱子不成?不对啊,老夫如何充公到动静,按理来讲,第一时候会呈奏折上来的啊?”
陆承启再把监察司的暗陈述知,徐崇光更是心中一片明朗,叹道:“老臣觉得,世家已然式微,不敷为惧。谁不知,方才一放松,便闹出这般的事情。是可忍,孰不成忍,竟然敢圈养私兵,勾搭贼寇,必须剿除!”
徐崇光方才进入垂拱殿,便看到陆承启正背对着他,细心地在前面那张“天下舆图”上面比比划划,好似在测量着甚么似的。徐崇光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这般行动,清楚是舆图功课嘛!“莫非小天子又要鼓起兵器了?”徐崇光在心中嘀咕道,赶紧看向那舆图,发明并不是甚么边疆,反而是一些本地地区。
陆承启笑着,心中倒是在滴血:“徐卿所荐之人,必定亦是大才。”
徐崇光没有泄气,说道:“将作监李诫,干局明锐,所修宫殿,无不精彩,是有大才者,可为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