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民心所向[第2页/共3页]

因而获得了亲信的回报,王元士悠悠一叹:“情势比人强,只得认命了……”

晋阳城内里的窜改,是瞒不过百姓的。天下上传播得最快的,莫过于流言了。功德不出门,恶事行千里。王家固然在太原府中并没有甚么恶迹,乃至还常常为乡里村落的修桥铺路,很有善名。

那人被世人投了一个鄙夷的目光,他仿佛也晓得本身的观点在这里没甚么市场,灰溜溜地走了。世人还是兴趣勃勃地会商着,到底王家的了局如何样。

百姓群情纷繁,都在会商着盐的事情。早在大顺立朝之初,太原王家就被打上了盐商的标签,一旦王家有甚么风吹草动,都会牵涉着百姓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糊口必须品,百姓对这些东西的代价,最是在乎不过了。

PS:  祝大师新年欢愉,身材安康,阖家幸运!

但也有人持相反定见:“你们都错了,圣旨没下之前,盐价还是便宜的。现在盐价都比当时候高了,并且想买都不晓得去那里买,有甚么好了?如果王家倒了,说不定盐价更高!”

地主或许有天良发明之人,但也会有耗费天良之人。人道的善恶,非一言蔽之。王家也是这般,他们修桥铺路,捐立私塾,算是做了好些对百姓无益之事。但他们从百姓身上剥夺的好处,远比他们支出的要多很多。这是否就能申明王家是仁慈的呢?或者说他们又是十恶不赦之人呢?都不能一言蔽之,人道的庞大,很多时候是跟着外界身分的窜改而窜改的。王家想要保持面子的糊口,天然要持续他们的贩盐奇迹。可这又与陆承启的欲望背道而驰了,这时候就要看谁的拳头硬,谁就能主导话语权了。

其他的人天然是不信的,小天子亲政以来,所公布的政策。都是无益百姓疗摄生息的,这一次必定也不例外。实在,这些百姓对于其他的政策并不体味,他们只是明白陆承启颁下的农税。对他们非常无益。一亩地十抽一,并且是浮动的税率,按照一亩地的实际产出收农税。如果碰到灾年、荒年,还不需求交税,乃至朝廷另有赈灾补助。的确比任何一个朝代的农税都要低很多啊!百姓获得了实惠,天然会帮着朝廷说好话了。民气就是这么来的。百姓获得实惠,比你用尽富丽辞藻写出来的文章,更能获得民气。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