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风波不止[第1页/共3页]
陆承启嘲笑道:“人家是否有真才实学,你又如何判定?像科举一样,考经义策论?即便是如许,朕也信赖张载必定能行!你们读的是圣贤书,人家也是读圣贤书,谁比谁差了?”
见到这个固执的老头,陆承启前提反射地想要躲开他。此人看起来不如何样,一旦认准的死理,太缠人了。前工部尚书黄锡时一案,好不轻易让这些个言官收敛了一下,没想到好景不长,这段光阴,御史台仿佛又活泼起来了。特别是这个御史中丞李然,先前打了败仗,深思着要如何找回场子呢!
陆承启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好体例,削了御史台威风的同时,还能鼓吹关学的大旨,窜改世人对关学的成见。想到此处,陆承启当即应了下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三今后,便在国子监停止辩道罢,届时,朕亦会去旁观。所谓公道安闲民气,谁的学说好,由国子监监生来判定。”
假装没听出陆承启话语中的不耐烦。李然严厉端庄地说道:“陛下,臣前日见到有一傲慢墨客,何尝有半点功名,却以谎言利诱圣上,其心当诛啊!”
李然不觉得然地说道:“陛下被他所利诱,自是为他说话。此人用心险恶,特地选在陛上面前透露才调。如果陛下重用此人,乃至此人的学说,恐变成大祸!”
想到此处,陆承启冷声说道:“朕听张载说,他学说的主旨乃是‘为六合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承平’。李卿,朕就问你,你自以为有这么的胸怀吗!人家的学说,倡导经世致用,学乃至用。你们所学的经史文籍,甚么时候真朴重上了用处?不是朕说的,你们本身应当也清楚本身有多少斤两,你们的才气,真的对得起你们的官位,你们的俸禄吗!朕敢说,如果张载入朝为官,定然比你们强很多!可惜人家志向不在此,人家更在乎的是传业授道,做当代的孔夫子!你们能放得下本身的官位,学他那样吗?恐怕没人肯吧?既然如此,李然你有甚么资格说人家?”
话音刚落,御史中丞李然出列,端着朝笏,一本端庄的模样,说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
大庆殿中,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如许的心机。陆承启见冷场了,还觉得没有其他事情了,直接说道:“诸卿若无事启奏,那便退朝吧!”
陆承启懒得和他打机锋了,直接说道:“行了,行了。朕晓得。那张载是没有甚么功名,还曾被拿下狱。但人家本意是好的,当时恰逢契丹人南犯,都将近打到他家那边了,人家建立乡团帮忙一下朝廷边军,那也是道理当中的事情。何如被人污为造反。留结案底。这些事情,朕看来不过乃末节耳。再说了,张载确有真才实学,那是先皇时范相看中的人才,又能差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