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白身介甫[第2页/共3页]

王安石进一步挑明:“陛下既然想要缉捕以是太原王家之人,介甫亦是缉捕之列。国没法不立,介甫前来,便是呼应国法。陛下对于太原王家,即不惩罚,又不放人,意为如何,我等王家之人,自是想晓得。需知王家家谱上,名字在册之人,多达数十万,介甫已经把家谱带来,就在宣德楼外,陛下一齐按名缉捕便是。”

天子金口玉言,话出即圣旨。陆承启既然开了金口,那便是具有律法功效的了。在皇权至上的当代,又有几人像李然这个愣头青一样,劈面顶撞皇权日趋加强的天子,那的确是寿星公吊颈,嫌命长了。

定了定神,免得在文武百官面前出了糗,陆承启才缓缓说道:“王安石是吧,有甚么委曲,尽可说出来,朕虽不是甚么明君,但是非曲直,还是辩得清的。”

那人晓得,大庆殿中,只要一人能高高在上,不消说,此人便是天子了。只见此人恭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长揖礼,说道:“白身王安石。拜见陛下。白身字介甫,曾通读《大顺律》,登闻鼓之法,介甫熟稔于心。此次伐鼓。确有冤情,还望陛下明察。”

大顺可没有正牌汗青上宋朝那么宽松的政治环境,贩子都能科考。那七不准考。是各地县、州、府、路都极其严格遴选的。现在虽说变成了六不准考,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令可否下达到各地,实在陆承启也是内心没底。毕竟当代的宗法轨制,根深而蒂固,政令能下达到县里,都算是胜利的了。村落内里,大部分还是靠着里正、乡绅等人自治,国法还不如家法!

听了此人的第一句话,陆承启就被震惊了,他是王安石?莫非北宋名流,都要一个个在他面前呈现一遍才行吗!王安石这般大才。如何会连半点功名都没有,太不成思议了。

陆承启愣了好一会,神情一变,哈哈大笑道:“王安石,你不需求这么激朕,朕心中自有筹算。你都说了,国没法不立,太原王家不遵圣旨,世人皆知。按律如何,自有大理寺,刑部鞠问,朕亦信赖我大顺官员,会秉公法律。至于王元士之罪如何判,朕不想过问。王家世人,朕偶然刁难,只是王元士没有认罪之前,朕不能等闲放了他们。朕的原则是,有罪恶罪,无罪开释。王产业中,定有冤枉之人,亦有戴罪之人。明日便是开审之日,王安石你可之前去旁听。不知朕这么措置,你对劲否?”(未完待续。)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