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十品官制[第2页/共3页]
陆承启非常不屑甚么祖制不祖制的,但大顺以孝治国,这大要工夫不做不可。陆承启怒极而道:“先前朕问你有体例没,你说没有。现在朕拿出体例来了,你又推三阻四,莫非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
可朝中这些重臣,不这么看啊!左谏议大夫云枫当即出列说道:“陛下,此事千万不成啊!”
一时候,陆承启也没想出甚么体例,只好把这个皮球踢回给左谏议大夫云枫。只听他缓缓地说道:“那依云卿看来,此事该若那边理?”
徐崇光说道:“陛下明察,此乃真相。非臣诬捏。”
深一步讲,官是政治家,他必须有本身的政治抱负和在朝理念;而吏则是技术专家,他要做的是如何通过本身的技术经历将下属的计齐截步步实施,并获得最好结果。百姓常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官是三五年一任,而吏则不然,是“土著而世守”。官是外来的,吏是本地的,官板凳没坐热即去,而吏扎根在此,老子做完儿子做。以是很多时候,主官被吏架空,启事恰是如此。
陆承启一皱眉,说道:“为何不成?”
此话一出,合座皆惊。陆承启可不感觉这个别例有甚么不当的,官吏官吏,本来就是一体。老百姓眼中,那里分得清哪个是官,哪个是吏?见到身着差服的,不都是叫老爷?
只听徐崇光正色道:“这就要从陛下调剂我等俸禄提及了。众所周知,这些胥吏不是由朝廷奉侍。而是哪个官员需求幕僚,便自行招募。可题目就在此,我朝的官员俸禄极其不平衡。就拿臣来讲,一月俸禄到手,竟高达百贯之多!但县令、县尉、主簿能有多少俸禄?亦臣所知,不过十贯钱。即便三人加起来,亦不过三十贯钱罢了。这点钱,须得养起一个衙门近二十余人的胥吏,还是嫌少了点。”
“哦,竟有此事?且说来,朕也好见地一番。”陆承启微微觉对劲外,这个观点他倒是第一次见到。
陆承启笑骂道:“就你滑头!罢了,朕也是晓得你们的,不过是怕连累到你们本身!徐卿,你听了这么久,可有甚么体例?”
陆承启不置可否,说道:“朕是算过的,你们的俸禄,如果以赡养一家人,省点开消的话。完整够用。朕就不明白了,为何你们必然要雇佣幕僚?莫非衙门的事,这么多官员,都完不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