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回到古代做皇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一章:还是钱的问题(上)[第2页/共3页]

这些动机,在陆承启的脑筋里转动着,苦苦寻着处理计划。正愁无人替他得救的时候,眼角瞥见了百官行列前面的御史中丞李然老神在在的模样,心中大喜过望:“是了,是这长季子提出来的题目,如何他就置身事外了呢?”

政治是一门让步的艺术,哪怕陆承启权倾天下,也不成能为所欲为。即便他晓得十品官制是最合适大顺的轨制,可这极大地侵害了已经当了官的,和筹办通过科考当官的举子们的好处,他们又如何会让步呢?

这些人聪明之处,并不在先人之下。特别是关乎本身好处的时候,他们尤其敏感。这一刻,陆承启面对的敌手,是全部士子阶层。要想如同前次清算赃官那样速战持久,恐怕没有这么轻易。只是把过量的精力放在内哄上,这个国度又如何会有生长,不亡都城算好了。

科举的意义,是为国度选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子供应了参政机遇,扩大了大顺的统治社会根本,使得大顺的官僚体制更加先进,更加合适期间的需求。更首要的是,科举为官僚步队供应了源源不竭的高本质人才,这才是科举的真正目标地点。胥吏的质量整齐不齐,如果实施十品官制后,难保会有恶吏,苛吏,为了所谓的政绩好升官而弄虚作假,鱼肉百姓。

可陆承启的话还没说完,紧接着说道:“……不过,这十品官制,朕是必然要推行的。至于十品官员如何升迁,以功名、德行为准。若无功名者,不得升迁;不为百姓办事,逼迫百姓者,依律措置,夺职,毕生不得再用;十品官员皆以六年为限,碌碌有为者,也一概夺职。朕说过,朝廷不养闲人,既然食君之禄,便要忠君之事。窜改便是如此了,众卿觉得如何?”

想到能够产生的结果,陆承启总算肯让步一步了:“众卿平身罢,此事确切是朕思虑不周……”

这些自哀自怨的话,毕竟是不能说出口。陆承启也晓得,如果本日服了软,这十品官制此后就别想再提出来了。前事之鉴,后事之师。这些朝廷重臣也不是吃干饭的。干系到他们本身好处,又如何能掉以轻心?本日不顺势拿下,给了这些朝廷重臣机遇,恐怕这十品官制就要无疾而结束。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