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碧血剑(54)[第3页/共6页]
但是万历初年,倒是中国汗青上最光彩光辉的期间之一。近代中西学者研讨瓷器及其他手工艺品,有如许一个共通的定见:在中国国力最昌隆的期间,所制作的瓷器最杰出。万积年间的瓷器和珐琅器光辉华丽,精美高雅,洵为罕见的佳构。因为万历最后十年,张居合法国,他是中国汗青上可贵一见的夺目无能的大政治家。
多量没有受过教诲、因残废而心机上多多极少不普通的寺人,作为天子的私家征税代表,四周八方的出去收矿税。只要“矿税使”以为甚么处所能够开矿,就要地产的统统人交矿税。这些寺人无恶不作,随带多量地痞恶棍,到处欺诈讹诈,乱指人家的祖宗宅兆、室第、商店、作坊、地步,说地下有矿藏,要交矿税。[7]成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这些御用征税的寺人权力既大,天然就刁悍犯警,常常擅杀和鞭挞文武官吏。有一个寺人高淮奉旨去辽东征矿税、商税,搜括了士民的财物数十万两,拘系了不肯缴税的秀才数十人,打死批示,诬告总兵官犯法。神宗很懒,甚么奏章都不睬会,但只如果和矿税有关的,御用税监呈报上来,他立即批准。
万积年间的众大臣说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上奏,说皇上如许搞法,必将民穷财尽,天下大乱;[10]有人说陛下是放了笼中的豺狼豺狼去吞食百姓;[11]有人说一旦百姓造反,陛下就算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又有谁来给你看管?[12]有的指责说,皇上棍骗百姓,不免近似桀纣昏君;[13]有的直指他任用肆无顾忌之人,去干没有天理国法之事;[14]有的责备他说话毫无信誉。[15]臣子竟然胆敢如许公开上奏痛骂天子,不是一两个不怕死的忠臣骂,而是大师都骂,那也是空前绝后、令人难以想像的事。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神宗对这些攻讦全不睬睬。野史上的记录,常常说“疏入,上怒,留中不报”。留中,就是不批覆。或许他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因为罚人也总得下一道圣旨才行。但直到他死,冒死搜括的风格涓滴不改。同时为了对满清用兵,又一再增加田赋。天子搜括所得都存于私家库房(内库),当局的公家库房(外库)却老是不敷钱,成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16]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脾气上只是个平常人物。他没有顺从艰巨时世的勇气和大才,奋战一场而受了波折后回避外洋,就像我们大多数在外洋的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