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让我在路上遇见你》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6章 把笔记本和回忆都带回来[第2页/共3页]

我的朋友鼎健兄,是和我一样星座、一样血型、一样喜好齐豫、喜好《橄榄树》和《七点钟》的一个……男人,我们了解是因为某天他偶然中看到我写的那本《行走大埔》,厥后通过别的的朋友联络上我,因而从省会飞车来我们乡间草堂。在我的办公室里,我们竟然一见仍旧。他是客家人,又做旅游打算,以是对那本客家文明私体验的书兴趣盎然。

那些来自各处的条记本啊,必定是比明信片还值得收藏的影象。因为我们能够在曾经的观光回想之上,渐渐记录着每一个当下。

听了最后这一句,对条记本完整没有感受的我,总算为我们找到了多一项共同说话,是的,我们都酷爱自在,都涣散,都不喜好被范围。

而观光在各处,因为开端留意条记本,才发明本来条记本底子未曾消逝,乃至在印度的“白城”乌代浦尔,无数的记念品商店里都在售卖各种百般的条记本。这是一个风行手工皮具的小城,除了包包、皮带,本地人还做出了格式丰富新奇的皮封面条记本。同时另有更多印度特有的彩布封面本子,翻开倒是更特别的手工纸。记得曾在尼泊尔意味性地买过一个,返来送给了儿子,很快他就画满了漫画。当时我另有些不测,因为那些手工纸看起来极像我们小时候影象里绝对会晕染的草纸,实在不是,用浅显具名笔划的漫画,一笔一划都清楚简练,完整没有洇掉。

朋友们都是各种“控”,大师“控”来“控”去,除了利于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外,更首要的是,外出观光要送给大师的手信,挑起来便不会那么难堪。比如我,统统朋友都晓得只要送耳环、送异域风情的东西准没错,而如果朋友们都是各种“控”,挑手信该多么便当啊。以是对“本本控”鼎健兄和林小茜来讲,送他们各种条记本就对了,以是那次去台湾,因为感念他们对我在条记本品格糊口方面的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