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0章 后记[第1页/共3页]

每一次创作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永久没法穷尽究竟的本相,或者说,究竟在被笔墨重新编织的时候,便已经忍耐了挑选、抛弃乃至扭曲的过程。特别是在非假造的企业史创作上,一个被遗漏或未被察看到的细节,便能够让一段公案得以重新解读。团体而言,一家企业的存在代价是财产繁华的成果,而不是启事。我所能包管的是细节和数据的实在,此中如有漏失,错误全数在我。

更要命的是,腾讯的停业条线之纷杂是出了名的,连马化腾本身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很不美意义地说:“每次向带领讲授清楚腾讯的停业形式,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有一段时候,我每访谈一个奇迹群的总裁,都要先请他在一张纸上把办理和停业架构丹青出来。有一次,我问主管人力资本的初级副总裁奚丹:“腾讯到底有多少产品?”奚丹说:“这个题目恐怕连Pony也答复不出来。”

最后,要感激互联网,在畴昔的20年里,它如此颠覆性地窜改了我们每一小我的人生,也如此深切地窜改着我们这个国度。我们受惠于它,自当有记录它的任务。

我要感激腾讯以及马化腾对我的事情的支撑。从一开端,他们就承诺完整地开放,我能够约谈公司内部的任何人和部分,他们也不会对我的创作观点予以过量干与。在5年多时候里,我感遭到了这家公司的坦诚,也能够体味到他们在前行中的激越、焦炙与彷徨。

这统统都是我在2011年动手创作本书时,完整没有预感到的。在畴昔的5年多里,我访问了60多位腾讯的各级办理者,并停止了多轮次的百人级核心访谈。这一段时候,恰是微信崛起的时候,腾讯内部的构造架构又停止了两次大调剂,而其计谋上的进级与狠恶的财产扩大更是让人目炫狼籍,以是,本书的创作既是一次大范围的“郊野调查”,同时也是现场即景式的目睹记录。本书原定的出版时候是2013年年底,那是腾讯创业15周年的记念时候,但是,我一向到3年后的2016年年底,才算勉强完成了全数的创作。

2016年10月18日

吴晓波

要感激的内部访谈工具名单太长,在这里我只能列出首要的这些人:胡延平、段永朝、谢文、罗振宇、方兴东等等。此中,罗振宇是本书的“始作俑者”之一,在“3Q大战”后,恰是他向腾讯决策层发起创作本书,并“举贤不避友”地保举了我。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