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生死:泡沫破灭中的挣扎[第1页/共14页]

MIH的不测进入

网大为是在偶然中发明腾讯的。“我每到一其中国的都会,就去本地网吧逛,看看那边的年青人在玩甚么游戏。我诧异地发明,几近统统网吧的桌面上都挂着OICQ的法度,我想,这应当是一家巨大的互联网企业。在2000年年底,我打仗几家想接管投资的公司总经理,发明他们的名片上都印有本身的OICQ号码,这更让我冲动,想要看看这是一家甚么样的公司。”

对于这两条,几位初创人当即表示分歧意。在股分比例上,他们的底线是毫不放弃节制权。不过,让他们欢畅的是,“起码第一次有这么高估值的代价出来了”,腾讯的估值比一年前整整高出了11倍。

――特德・列维特(美国计谋思惟家)

“那天,‘小超人’在花旗大厦的餐厅里宴客,很多人像追明星一样围着他。我们在中间找了张桌子坐下来,他抽出一点空地跑过来聊了十来分钟,然后又像胡蝶一样飞走了。他实在太忙了,的确就是贸易界的‘刘德华’。”曾李青回想说。到2001年6月,盈科因收买香港电讯举债过量,持续两个季度呈现巨额亏损,这才不得不将全数20%股分售予MIH,套现1260万美圆。

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次把品牌Logo的决定权交给用户。在第一轮投票中,大部分的用户都把票投给了“寻呼机”。最后的企鹅图标是吵嘴写实的,与Linux的企鹅形象很靠近,看上去很像是一家技术公司的标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腾讯的美工又增加了几个风趣的静态企鹅图片,垂垂地,用户定见开端窜改,越来越多的票投给了一只黑身白脸细眼睛、身材瘦长的企鹅。就如许,“企鹅”代替了“寻呼机”。

按照几位初创人的回想,新名字的出世颠末是如许的:有一天,吴宵光在公交车上听两位网友在聊起他们的OICQ号,将之叫作QQ。他回到公司后提及此事,当即获得马化腾的回应,“就叫QQ了”,今后定名。

在中国,体味MIH的人不超越100人。这是一家总部在南非的投资个人公司,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当时是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的上市公司,它多年在新兴国度投资新媒体,自称是“环球前五位的媒体投资个人之一”。1997年,MIH进入中国,参与投资了《北京青年报》和脉搏网。

一名美工画出了鸽子、企鹅等几种小植物的草稿,这些图标在大尺寸的时候都很活泼,但是利用到16×16、32×32像素的时候就很难逼真了。在一次内部会商会上,大师为此争辩得很短长,“寻呼机情结”深重的马化腾发起:“还是用本来的图标吧,一看大师就晓得OICQ是做甚么用的。”但是,其他的初创人却大多偏向于换成企鹅图标。一番辩论以后,马化腾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法:“要不如许,我们把两个图标挂到网上去,让用户们本身决定。”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