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上市:夹击中的“成人礼”[第2页/共10页]

通过上市,腾讯共筹集资金14.38亿港元,同时培养了5个亿万财主和7个千万财主。按照持股比例,马化腾因持有14.43%的股权,账面财产是8.98亿港元;张志东具有6.43%的股权,账面财产为4亿港元;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共持有9.87%的股权,三人的财产合约6.14亿港元。腾讯的其他7位高层具有别的6.77%的股权,7人共有4.22亿港元。

第三,在香港上市还会带来一种能够性,就是作为红筹股,在将来有能够回归中海本地的本钱市场。最体味腾讯的,始终是它的亿万用户,可惜在当时,本地的证监当局对互联网公司视而不见,封闭了申请的窗口,在刘炽平看来,这是一种与纳斯达克相映成趣的成见。

其次,刘炽平提出,在公司的估值上无妨保守一点,与其一下子就把市值飚得太高,倒不如渐渐地把公司的代价做出来,让那些采办了腾讯股票的股民能享遭到增加的福利。马化腾回想说:“他的这个设法也与我们的气势比较靠近,之前见过的投行,都给出了很进取的估值建议,让我们感觉有被忽悠的感受。”

乃至连电信运营商也进入了这一范畴。11月,中国电信推出了电信级互联网立即通信软件——Vnet Messenger(简称VIM),用户只要具有一个VIM号码,就能够连接牢固电话、小通达乃至手机,实现通话、传输文件、开电话集会等服从。

第二,香港更靠近腾讯本身的本土市场,香港的阐发师和股民明显比美国人更体味腾讯。实际上,一家安身于办事大众用户的公司,它的上市地点越切近它的本土市场,公司代价就反应得越为实在。香港联交所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必定没有纳斯达克高,但是产生股价大起大落的环境也比后者要少,对于寻求持续增加的腾讯来讲,这或许是一件功德。

第一,腾讯的贸易形式在北美找不到一个可类比的标杆企业,美国的统统立即通信东西,从ICQ到雅虎通,再到MSN,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也均没有找到红利的形式。美国人以为,统统的互联网创新都应当起首呈现在硅谷或波士顿六号公路,而全天下其他处所不过都是对美国式创新的一种回应,这就是布罗代尔所谓的“天下的时候”[3]。现在,腾讯讲了一个美国人向来没有听过的故事,他们或许不肯意为一其中国人的故事买单。这是纳斯达克的哀思。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