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十万个为什么》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17章 不朽的书(4)[第5页/共7页]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门生吧。他现在正坐在一间小阁楼内里誊写着甚么。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只牛角形的墨水瓶,这只墨水瓶是插在桌子上的一个洞里的。别的,桌子上另有一盏冒烟的油灯,而这个门生的腰部则挂着一个装鹅羊毫的文具盒。此时固然已是暮春季候,可这间屋子里却并没有生火。明天夜里,他筹算从停靠在船埠边的驳船上偷些柴火,可却让守夜的人给抓住了,一顿胖揍自是免不了了。现现在,他的屋子里只剩下一片干面包皮和一杯水,除此以外甚么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对于这些热忱的、欢愉的、永久渴求知识的青年来讲,书籍和练习簿是他们最需求的东西。但是,一个穷门生哪来那么多钱买羊皮纸呢?因而,便宜的纸就理所应本地成为了这些肄业的青年朋友的拯救稻草了。

就如许,一年接一年地畴昔了,而书内里呈现的新事物也一年比一年多。

以上这些就是我所要奉告你的有关红行的全数汗青了。现在你已经晓得了,它为甚么叫做红行,红行动甚么要比其他各行都短了。

实在,不如许是底子不可的。贸易已经极其迅猛地生长起来。在都会与都会之间的通道上,商队来往不断。在陆地上,在大江大河上,满载货色的商船从一个国度飞行到另一个国度。跟着贸易、市场、买卖所、货栈、商队和商船的呈现,各种百般的票据、账册、期票、手札和簿记等东西也逐步问世。但是,这些东西都离不开纸,并且需求会读会写的人来利用它们。以是,阿谁期间与以往是分歧的,并不但仅是僧侣才会接管教诲。中小学和大学在各地遍及地创办起来。肄业的青年人全都奔向那些有大学的都会。在巴黎,门生们几近全都住在塞纳河左岸的一片地区里,这个地区直到现在还被人们称为“拉丁区”。

而页码是直到16世纪才呈现的。

约莫在几百年以后,欧洲才呈现了造纸厂,或者说是当时欧洲人所说的“纸磨坊”。13世纪,意大利和法国也呈现了那样的纸磨坊。

这个纸磨坊出产出来的纸都是大张的,并且加有水印。水印很像阿姆斯特丹市的市徽,只不过做得粗糙一些,狮子不像狮子,盾牌不像盾牌。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