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3页/共7页]
目前放荡思无涯。
书海浩大嚼几本,便道才高八斗。
功名本为身外物,何如无人觉悟。
又有人问:“说了这么多,我们都觉得真人是玄门的,现在道长又说不是。那么真人最后得道飞仙,也符合玄门修炼成仙的成果,这又如何解释?”
千锤继百炼,险象复绝境。
元神归一处,跨凤凌霄去。
这第二首诗,原是一幅残画上的题画诗,此中来源,说来也是奇妙。
浑沌生六合,造化出才俊。
青云子见了那幅画,对画上的人叫了声“师父”,立马跪下,对着画行了礼。
听到前面,有人问青云子:“敢问道长,这位真人的尘名和道号如何称呼?我等世人都对真人敬慕不已。”
有缘人听完这段故事,感觉非常独特,归去以后便将之记下,传于后代,厥后几经补充,由本人堆积诸版本,同一订正,因而便有了现在的这本《柳毅》。至于此中真假,无从考据,权当一段传奇故事来看也何尝不成。正所谓大千天下,无奇不有,很多事都是虚真假实,亦真亦幻,若非要求个真假,那是陈腐之人所为。倒不如在闲暇之时随便翻翻,瞧瞧热烈,如有所悟,当然是极好的事。
付大贵当时刚好就站在他们中间,把那幅画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与其别人分歧,他少年时曾跟从一个游方羽士学过一阵子修道,略晓得些修行的事情,以是看到那幅画的时候,就大抵猜到是有关修道的了。世人说话的到时候他并不出声,而是在一边悄悄地看着,比及大师都走远的时候,他用心慢下来,仓猝跑归去,从火堆里把那幅画抢了出来,何如火势太大,画已被烧掉大半,只剩下阿谁坐在凤凰上的人像和上面的题画诗。付大贵把画奥妙藏在身上,带了归去,四周无人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他本来觉得这画上藏着甚么修道的奥妙,但翻来覆去看了好久,也看不出此中有甚么玄机,只好把画收起来,藏在身边,筹算今后再细细研讨。
“昔日肮脏不敷夸,
公然,没过量久,他便凭着不凡的才气,做了叛逆兵的魁首,厥后又带领千万叛逆雄师,杀进了长安城。最后固然不得善终,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这是几句多余的话。
世人听了更觉惊奇,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青云子见他们仿佛另有疑虑,便说出了画上的内容,还把那首题画诗念了出来,偶然听完大惊道:“那幅画本来是真人所作,失敬失敬!”世人见他说得句句失实,一时候都对他寂然起敬,从速把残画拿出来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