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奎星兆梦忠良降生,雷部宣威狐狸避难[第5页/共6页]
且表众乡邻闻得“包百万”家要请先生,谁不献勤,这个也来讲,阿谁也来荐。谁知大爷非名儒不请。可巧隔村有一宁老先生,此人操行端方,学问渊深,兼有一个古怪脾气,教门徒有三不教:笨了不教;到馆中只要书童一个,不准闲人出入;十年以内只许先生辞馆,不准店主辞先生。有此三不教,束修不拘多少,故此无人敢请。
大爷口虽如此说,心中万分难受,暗自思道:“二弟畴前做的事体我岂不知,只是我做哥哥的焉能当真,只好含混罢了。此事如果明言,一来伤了手足的和蔼,二来添妯娌疑忌。”沉吟半晌,不觉长叹一声,便向王氏说:“我看三弟气度不凡,行事奇特,将来必不成限量。我与二弟已然担搁,自幼未曾读书,现在何不延师经验三弟。倘上天怜念,得个一官半职,一来改换门庭,二来省受那赃官贪吏的闷气。你道好也不好?”贤人闻听,点头连连称是,又道:“公公之前须善为说词方好。”大爷说:“无妨,我自有事理。”
谁知他二人在屋内说话,不防窗外有耳。恰遇贤人王氏今后颠末,一一听去,仓猝回至屋中,细想此事好生残暴,又焦急,又心疼,不觉落下泪来。正自哀号,大爷包山从外边出去,见此风景,便问情由。王氏将此事一一说知。包山道:“本来有这等事!不要紧,锦屏山不过五六里地,待我前去看看,再做事理。”说罢,立即出房去了。王氏自丈夫去后,担惊惊骇,唯恐猛虎伤,又恐找不着三弟心中好生委决不下。
一日,包山访听明白,急切身往谒,见面叙礼。包山一见,真是好一名老先生,满面品德,风致端方,即将延请之事申明,并说:“老夫子三样端方,其二其三,小于俱是敢应的。只是恐三弟笨些,望先生善导为幸。”当下言明,即择日上馆。是日备席延请,递贽敬束修,统统礼节自不必说。即领了包公,来至书房,拜了贤人,拜了教员,师徒一见,相互对看,倾慕非常。并派有伴童包兴,与包公同岁,一来服侍书房茶水,二来也叫他学几个字儿。这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