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金刚般若经》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5章[第3页/共8页]

三种则存亡有边。若不具此三种则存亡无边。又众生若未下信种时不名一时。今说般如果下信种时。若已下信种时是正观增加时。若正观已增加时是善根成绩时。故云一时。又阿难一时能具足领于佛说。故云一时。又是逗一时根缘。故云一时。以是者何。诸佛说法广略分歧。今以是略说波若者。此是逗一时根原因尔。又须知是般若一时。般若一时者。不时假言时。不一假言一。佛者。此第四标说教之主。上来虽表三事。然邪正未分。第四标佛方明显得失。以是者何。虽言我闻一时。未知从谁边闻。是故今云从佛边闻非余人也。然论云。婆伽婆者能断烦恼有大功德故名婆伽婆。住者有二种。一者外住。二者内住。言外住者凡有四种。一王化处住。谓释迦住在娑婆。二者异俗住。谓住。在统统僧伽蓝内。三威仪住。谓行住坐卧悉名为住。四未舍寿分住。谓如来未入涅槃。内住有四。一者天住。住施戒等。二梵住。住四无量心。三者圣住。住空无相无愿。四者佛住。住诸法实相中。此是般若无住无不住。为众生故化名为住。舍卫国者。此是第五明住处。处有二种。一者通处。二者别处。舍卫国便是通处。祇洹精舍便是别处也。问佛何人原因多住王舍城及舍卫国。答佛前受。频婆娑罗王请故住王舍城。次受须达多请故住舍卫国。复次欲报法身恩故住王舍城。为报生身恩故住舍卫国。以是者何。佛在王舍城摩伽陀国得道。是故为报法身恩故住王舍城。问佛生中天竺迦毗罗卫国。今舍卫国事东天竺国。今云何言为报生身恩故住舍卫城。答佛上祖本在东天竺舍卫国住。末来中天竺迦毗罗城。今从本立名。故云报生身恩故住舍卫国也。复次王舍城及舍卫国多人物。故佛欲于多人处教养众生。如经说。舍卫国凡有九亿家。如贤愚经说有十八亿人。复次此二国生多聪明人及六师辈。是故佛多住此城。问何故名舍婆提。答有北土论师云。昔劫初有神仙兄弟二人。弟名舍婆。此云幼小。兄称阿婆提。此云不成害。二人住此处求道。因以名之。弟略去婆兄略去阿。二名双取故云舍婆提。真谛三藏云。彼国正音应云奢罗摩死底。此云好名闻国。昔有神仙。有好名闻在此中住。从神仙作名故云好名闻国也。又云。此国具足有四义。一多宝。二此中人多受五欲乐。三有诸法德。此国中人多行施戒。谓之法德。四将来得摆脱果。明此国中人将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