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升夜摩天宫品第十九[第10页/共11页]
能知此诸法,照实不倒置,统统知见人,常见在其前。”
不该说而说,是为自欺诳,己事不成绩,不令众欢乐。
比方未来世,无有畴昔相,诸法亦如是,无有统统相。
宝王以来人间灯,诸吉利中最无上,彼曾入此清净殿,是故此处最吉利。
比方诸识身,各各无和合,智无智如是,究竟无和合。
如来无有上,亦无与等者,统统无能比,是故难值遇。”
彼诸菩萨众,皆同我等名,十方统统处,演说无上法。
是时,诸佛即与功德林菩萨无碍智、无著智、无断智、无师智、无痴智、无异智、无失智、无量智、无胜智、无懈智、无夺智。何故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尔时,慧林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如依所数物,而有于能数,彼性无统统,如是了知法。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彼诸如来等,名号悉亦同,国土皆丰乐,神力悉安闲。
阔别世所贪,具足无边德,故获神通力,众生靡不见。
游行十方界,如空无所碍,一身无量身,其相不成得。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能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亦不离于声,能知正等觉。
无量无数劫,此法甚难值,如有得闻者,当知本愿力。
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智无智亦然,贰心不应时。
无量刹珍宝,满中施于佛,不能知此义,终不成菩提。”
如相与无相,存亡及涅槃,别离各分歧,智无智如是。
“佛子,多么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于色、声、香、味、触,心无所著,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敷裕,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统统皆无所著,但对峙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统统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诽谤、乱浊,得佛所赞划一正法。’佛子,菩萨如是持净戒时,于一日中,借使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大恶魔诣菩萨所,一一各将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天女──皆于五欲善行便利,端方姝丽倾惑民气,执持各种珍玩之具,欲来惑乱菩萨道意。尔时,菩萨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停滞无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净如佛;唯除便利教养众生,而不舍于统统智心。佛子,菩萨不以欲人原因恼一众生,宁捐躯命,而终不作恼众肇事。菩萨得意见佛已来,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况处置,若或处置,无有是处!尔时,菩萨但作是念:‘统统众生于长夜中,驰念五欲,趣向五欲,贪著五欲。其心决定耽染沉湎,随其流转,不得安闲。我今该适时此诸魔及诸天女,统统众生住无上戒;住净戒已,于统统智,心无退转,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入于无余涅槃。何故故?此是我等所应功课,应随诸佛如是修学。作是学已,离诸罪过、计我、无知,以智入于统统佛法,为众生说,令除倒置。然知不离众生有倒置,不离倒置有众生;不于倒置内有众生,不于众生内有倒置;亦非颠倒是众生,亦非众生是倒置;倒置非内法,倒置非外法;众生非内法,众生非外法。统统诸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坚毅,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如是解者,即能觉了统统诸行,通达存亡及与涅槃,证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