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8章 4 做到中庸,只需一颗诚心[第2页/共2页]

《中庸》提出了“诚之者,人之道也”。人道之诚表白一种人道之善,没有诚,人们既没法熟谙和体察天之道,也没法熟谙和掌控人之道。而这类“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为人处世的“善”上,从诚意解缆,获得一个美意的成果,这就是最简朴的中庸。

这天,丈夫外出采办设备,临行之前,把旅店的事都交给了老婆,叮咛老婆必然要善待每一名主顾,诚笃运营,不要与主顾产生辩论。几天今后,丈夫外出返来。老婆一见丈夫,便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奥秘兮兮地说:“这几天,我可晓得了做买卖的法门,像你那样永久发不了财。”丈夫一脸惊诧,不解地说:“做买卖靠的是信誉,咱家烧的酒好,卖的量足,代价公道,以是大伙才情愿买咱家的酒,除此还能有甚么法门?”老婆听后,用手指着丈夫的头,自作聪明地说:“你这榆木脑袋,现在谁还像你如许做买卖?你晓得吗?这几天我赚的钱比畴昔一个月挣的还多。法门就是,我往酒里兑了水。”

我们说过,儒家的最高聪明只要两个字“中庸”,这已经是非常朴素了,但是做到中庸的体例更朴素,只要一个字:诚。

有一对伉俪,下岗后开了家烧旅店,本身烧酒本身卖,以此来餬口。丈夫是个诚恳人,为人朴拙、热忱,烧制的酒也好,人称“小茅台”。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传十,十传百,旅店买卖昌隆,常常是供不该求。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