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犬韬——拥治乱兴衰之能 (3)[第1页/共6页]
五骑一长,十骑一吏,百骑一率,二百骑一将。易战之法:五骑为列,前后相去二十步,摆布四步,队间五十步。险战之法:前后相去十步,摆布二步,队间二十五步。三十骑为一屯,六十骑为一辈。十骑一吏,纵横相去百步,周环各复故处。
武王问太公曰:“以车与步兵战,一车当几步兵?几步兵当一车?以骑与步兵战,一骑当几步兵?几步兵当一骑?以车与骑战,一车当几骑?几骑当一车?”
太公答复道:“战车,就像是军队的羽翼,具有强大的战役力,是用来攻坚陷阵、截击劲敌、断敌退路的。军队的眼睛是马队,能够用来窥伺鉴戒,跟踪并追击崩溃之敌,堵截仇敌的粮道和攻击趁乱流窜的仇敌。以是,如果战车和马队应用得不得当,一名马队在战役中的作战才气就抵不上一名步兵。全部军队布列成阵,车、骑、步兵配合适当。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法例是:一辆战车能够抵抗步兵八十人,八十名步兵能够抵抗一辆战车;一名马队能够抵抗步兵八人,八名步兵能够抵抗一名马队;一辆战车能够抵抗马队十人,十名马队能够抵抗一辆战车。在险阻地形上作战的法例是:一辆战车能够抵抗步兵四十人,四十名步兵能够抵抗一辆战车;一名马队能够抵抗步兵四人,四名步兵能够抵抗马队一人;一辆战车能够抵抗马队六人,六名马队能够抵抗一辆战车。军队中战车和马队的战役力量最为英勇,仇敌千名能够被十辆战车击败,仇敌万名能够被百辆战车击败。仇敌百名能够被十名马队击败,仇敌千名能够被百名马队击败,这些是大抵的数量比。”
太公答道:“战车和马队的配置应当遵守如许的原则:战车五辆设一长,十辆设一吏,五十辆设一率,百辆设一将。在比较平坦的地形上的作战体例是:战车五辆为一列,每列前后相距四十步,摆布间隔为十步摆布,每队间的前后间隔和间隔各六十步摆布。在险阻的地形上的作战体例是:战车必须沿着门路进步,十辆战车为一聚,二十辆为一屯。前后间隔二十步,间隔六步摆布,每队间的前后间隔和间隔各三十六步摆布。战车五辆设一长,活动范围前后各二里摆布,撤出战役后的战车仍能原路返回。马队应装备的军官数量是:马队五名设一长,十名设一吏,百名设一率,二百名设一将。在平坦地形上作战的体例是:一列为五骑,每列前后相距二十步,每骑间隔四步摆布,队与队之间的前后间隔和间隔为五十步摆布。在比较险阻的地形上的作战体例是:每列前后相距十步,间隔两步摆布,队间间隔和间隔各二十五步摆布。马队三十名为一屯,马队六十名为一辈。马队每十名设一吏,前后活动范围摆布各百步,撤出战役后各自返回本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