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六韬》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犬韬[第3页/共4页]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置牛马步队,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觉得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强弩,备我摆布,然后令我全军,皆疾战而不解。”

战车

武王曰:“九败何如?”

武王曰:“十死之地何如?”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陈不决,即陷之。旗号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毅,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去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全军卒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莫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全军惊骇,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仇敌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仇敌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能够击我强,彼寡能够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

武锋

武王问太公曰:“练士之道何如?”

太公曰:“军中有大勇、敢死、乐伤者,聚为一卒,名曰冒刃之士;有锐气、壮勇、刁悍者,聚为一卒名曰陷陈之士;有奇表长剑、接武齐列者,聚为一卒,名曰勇锐之士;有披距、伸钩、强梁多力、溃破金鼓,绝灭旗号者,聚为一卒,名曰勇力之士;有逾高绝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名曰寇兵之士;有王臣失势欲复见功者,聚为一卒,名曰死斗之士;赘婿人虏欲掩迹立名者,聚为一卒,名曰励钝之士,有死将之人后辈欲与其将报仇者,聚为一卒,名曰敢死之士;有贫困气愤欲快其志者,聚为一卒,名曰必死之士;有胥靡免罪之人欲逃其耻者,聚为一卒,名曰幸用之士;有材技兼人能负重致远者,聚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此军之服习,不成不察也。”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全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偶然。大将设营而陈,立表辕门,清道而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前后,先期至者赏,前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全军俱至,并力合战。”

太公曰:“凡领全军,有金鼓之节,以是整齐士众者也。将必先明告吏士,申之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旗号指麾之变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全军之众;大战之法,教成,合之百万之人众。故能成其大兵,立威于天下。”武王曰:“善哉!”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