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1页/共4页]
#9同3
#13『日』误为『曰』,据陈奇猷本改。
#14作『不』不通,据迂评本、赵用贤本、凌瀛初本改成『若』。
造父方耨,得有子父乘车过者,马惊而不可,其子下车牵马,父子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乃始检辔持筴,未之用也而马辔惊矣。使造父而不能御,虽极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处劳犹不兔乱,术则国之辔策也。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制帝王之功也。
#12『曰』误为『日』,当改。
#17『进』误为『筴』,据陈奇猷本改。
方吾子曰:吾闻之古礼,行不与同服者同车,不与本家者共家,而况君人者乃借其权而外其势乎!
#7『为』字显系『马』字之误、当改。
夫人主之以是镜照者,诸侯之士徒也,今诸侯之士徒皆私门之党也。人主之以是自浅娋者,山洞之士徒也,今山洞之士徒皆私门之舍人也。是何也?夺?之资在子之也。故吴章曰:人主不佯憎爱人,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一曰#12。燕王欲传国于子之也。问之潘寿,对曰: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报酬吏。及老,而以启为不敷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今王欲传之子之,而吏不过太子之人者也。是名传之,而实令太子自取之也。燕王乃收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遂重。
#5『笃』为『惊』之误,据陈奇猷说改。
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斥地国土者,天子之号。卫君乃自更曰:诸侯毁,而后内之。仲尼闻之曰:远哉禁偪,浮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名辟疆,一定能必疆,故曰虚也。
注释:
三。子之相燕,贵而主断。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齐王亦何如主也?对曰:必不霸矣。燕王曰:何也?对曰:昔桓公之霸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今齐王不信其大臣。因而燕王因益大信子之。子之闻之,令人遗苏代金百镒,而听其所使之。一曰。苏代为秦使燕,见无益子之则必不得事而还,贡赐又不出,因而见燕王乃誉齐王。燕王曰:齐王何如果之贤也,则将必王乎?苏代曰:救亡不暇,安得王哉?燕王曰:何也?曰:其任所爱不均。燕王曰:其亡何也?曰:昔者齐桓公爱管仲,置觉得季父,内事理焉,外事断焉,举国而归之,故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今齐任所爱不均,是以知其亡也。燕王曰:今吾任子之,天下未之闻之也。因而明日张朝而听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