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伤寒杂病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3页/共7页]

(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实在而取之。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桂枝人参汤方: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仍旧、不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来往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162)下后,不成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

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革更?者,大陷胸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轻浮者,小陷胸汤主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楼根四两黄岑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半夏半升,洗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炙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

(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148)伤寒5、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革更?、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以是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倒霉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断,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断,不能自还,因此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