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伤寒杂病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4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3页/共7页]

栀子蘖皮汤方:

白虎汤方: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成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铃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27)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别的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革更?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247)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革更?,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倒霉,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倒霉、心中懊?者,身必发黄。

(230)阳明病,胁下?革更?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濈然汗出而解。

白虎加人参汤: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06)阳明病,面合色赤,不成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倒霉也。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难堪治,不成更与承气汤也。

(192)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倒霉,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疯,濈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堪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