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伤寒杂病论》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7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页/共4页]

四逆散方: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黄连阿胶汤方:

(312)少阴病,咽诽谤、生疮、不能说话、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315)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卧,手足温者,可治。

(324)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成下也,当吐之;若隔上有寒饮,干呕者,不成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桃花汤方: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

(286)少阴病,脉微,不成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成下之。

(28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甘草二两

半夏散及汤方: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一云三挺),三两

(307)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倒霉,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在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